王竞

Jing Wang

老师的角色促使王竞将自己的创作实践不断总结, 形成理论化的教学内容。此外, 电影的形式、语言、技术都处于不断更新和发展中, 年轻的学生对这些前沿资讯更为敏感, 这种教学相长的关系令王竞受益匪浅。(《影视制作》 评)[1][1]

王竞导演也重视在视觉造型上的真实感,他不追求单纯的唯美,不追求新奇特,不刻意营造视觉奇观,而是尊重历史真实,并通过靠近历史真实,以历史的名义传递普世价值观。(《中国电影报》 评) [2][2]

王竞导演在现实主义创作中一直所注重的人文关怀;对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是善意的揭示,而不是犀利的批判。(孟中 评)[3][3]

《无形杀》的市场反响不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网络人肉搜索题材的影片。其实导演的影片有很多都是创造了第一《一年到头》是第一部关于春运题材的影片;《我是植物人》是第一部关于假药题材的影片;换句话说, 包括《圣殿》《万箭穿心》在内王竞导演创作的影片基本上都是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被媒体誉为现实主义题材或现实主义类型的影片。这个称谓很有意思 一方面强调了导演的影片有一种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在里面另一方面突出了电影的叙事手法, 既有着类型电影的痕迹又有着作者个体叙事的风格。(李瑾 评)[3][3]

参考资料

  • 1、陈晨.站在人群中 用影像丈量生活——专访导演、摄影师王竞[J].影视制作,2014,(02).
  • 2、端木晨阳.以历史名义传递普世价值[N].中国电影报,2013/10/24(010).
  • 3、王竞,李瑾,孟中.对话王竞:关注社会现实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02).
  • 4、王竞,李瑾,孟中.对话王竞:关注社会现实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02).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