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深男导演、编剧。《春雷》、《阿拉尔罕》、《烽火少年》、《青春似火》等片中担任副导演。后与人合导《父子俩》、《巨澜》、《元帅之死》,其中《元帅之死》在第四届百花奖评奖中名列前十名。他独立执导的、根据巴金名著改编的《寒夜》,获文化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第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证书及第38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荣誉证书。他导演电视剧有《不屈的桥》、《大敌当前》、《金瓶梅》和《江城七月》等。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有《父子俩》(合作)、《寒夜》(合作)、《多雪的冬天》(合作)、《窃国大盗》(合作)、《生死沉浮》(合作)、《我要读书》(改编)和《冼星海》等。撰写了《让电影走向的探索》、《从文学到银幕形象》、《一部影片的诞生》、《一首悲怆的协奏曲——评〈孙中山〉》等数十篇电影文艺论文和评论。
中国资深男导演、编剧。《春雷》、《阿拉尔罕》、《烽火少年》、《青春似火》等片中担任副导演。后与人合导《父子俩》、《巨澜》、《元帅之死》,其中《元帅之死》在第四届百花奖评奖中名列前十名。他独立执导的、根据巴金名著改编的《寒夜》,获文化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第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证书及第38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荣誉证书。他导演电视剧有《不屈的桥》、《大敌当前》、《金瓶梅》和《江城七月》等。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有《父子俩》(合作)、《寒夜》(合作)、《多雪的冬天》(合作)、《窃国大盗》(合作)、《生死沉浮》(合作)、《我要读书》(改编)和《冼星海》等。撰写了《让电影走向的探索》、《从文学到银幕形象》、《一部影片的诞生》、《一首悲怆的协奏曲——评〈孙中山〉》等数十篇电影文艺论文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