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家祥

Jiaxiang Pu

姓       名

浦家祥

性       别

职       业

导演动画师

代表作品

《骄傲的将军》《九色鹿》《大闹天宫》

国       家

中国

出生日期

1932-03-04

星       座

双鱼座

出  生  地

江苏,苏州

毕业院校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所属机构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人物介绍

浦家祥,中国动画史上的重要创作者,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民族风格的坚持,为“中国学派”动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他出生于江苏苏州,1952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班,同年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启了长达六十余年的动画生涯。

浦家祥的职业生涯贯穿了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参与或主导了多部里程碑式作品:作为《大闹天宫》(1961-1964)的核心动画设计师,他负责片中关键武打场面的设计。为了呈现逼真的动作,他专门到上海京剧院学习京剧武打技巧,将戏曲中的程式化动作融入动画,如哪吒与孙悟空打斗时的腾挪翻转,以及哪吒落败后一瘸一拐的经典步态(通过工作室台阶的高低落差反复模仿)。此外,他设计的土地公公形象(从地下钻出时打喷嚏、擦鼻子)源自生活观察,成为片中充满趣味的细节。在《哪吒闹海》(1979)这部正剧风格的作品中,浦家祥负责哪吒戏弄敖光及与龙形真身搏斗的镜头。他前往上海博物馆研究历代龙纹图案,并结合民间舞龙灯的动态,塑造出刚柔并济的龙形形象,展现了“实来实去”的激烈对抗。

1978年后,浦家祥转向导演工作,创作了《盲女与狐狸》《没牙的老虎》《松鼠理发师》等作品。这些影片以拟人化动物为主角,通过幽默情节传递教育意义。例如《盲女与狐狸》以蓝色调营造朦胧美感,讲述盲女与狐狸兄弟从误解到信任的过程,被日本动画评论家持永只仁誉为“东方美学的典范”,并入选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中国学派”特展。

晚年的浦家祥撰写了《动画创作启示录》,系统梳理了六十余年的创作经验,强调“艺术灵感源自生活”,主张通过观察提炼典型人物的动作与性格。他还在多所艺术院校授课,培养了新一代动画人才。

尽管浦家祥的作品更多以艺术价值而非奖项著称,但他的贡献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在《月儿高》(2002)中,他将古典民乐与动画结合,采用电子乐营造奇幻氛围,获中国视协动画短片学术奖优秀奖及导演奖。 他参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作品在国际上多次展映,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例如《大闹天宫》影响了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而《盲女与狐狸》入选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展现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

浦家祥的创作生涯是中国动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缩影。他以画笔为媒,将戏曲、壁画、民间艺术等元素融入动画,既塑造了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也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正如他在《动画创作启示录》中所言:“动画人要扎根生活,方能让笔下的形象活起来。”这种对艺术的赤诚与对民族文化的坚守,至今仍在启迪着中国动画的创新之路。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