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抟秋

姓       名

林抟秋

性       别

职       业

导演编剧

国       家

中国台湾

出  生  地

桃园

毕业院校

明治大学

人物介绍

1920年出生于桃园,十六岁赴日本求学,三年后进入明治大学,开始接触现代戏剧,并且以风格清新的剧作而受到瞩目。大学毕业之后,由于在戏剧上的突出表现,而有机会进入日本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东宝影业」担任副导演,大量接触电影制作的观念与技艺。1943年返台定居,成立「厚生演剧研究会」,编导「高砂馆」、「阉鸡」等,于台北永乐座公演,演出大获成功,而巧妙地运用了台湾的背景、语言、歌谣,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带有高度文化抗争色彩的「阉鸡」,更成为台湾新剧史上的经典剧作之一。

1946年继续舞台戏剧工作,并接掌家庭经营矿牧事业,分别为「大豹煤矿」与「嘉美牧场」。后来因为日籍导演的一句话:「台湾的电影水淮,比日本相差三十年」,遂使他奋起,于1958年创办了「玉峰影业公司」,并在台北县中湖乡兴建「湖山制片场」,号称是当时台湾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湖山制片场」从拍摄到后期制片都可以独力完成,不少设备甚至是土法炼钢自行研发的产物,并以近似电影学校的规格训练演员,后来分别在台湾、香港成名的张美瑶、凌云就是出身于此。1959年,执导影片《阿三哥出马》与《叹烟花》上、下集。1960年执导《错恋》,由于对角色心理的刻划细腻深入,公认是台语影片中的杰作。1965年执导《五月十三伤心夜》(又名:《女性的条件》)与《六个嫌疑犯》。在玉峰时期一共拍摄了五部台语片,可惜玉峰创业的时机正值台语电影的下坡期,数年之间,林的电影文化理想也就随著玉峰影业的结束与湖山制片厂的没落而画下句点。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