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丛丛喜欢用轻喜剧的手法处理偏文艺的题材,她的电影《送我上青云》就是如此,她觉得对于人生,喜剧是重要的消解方式,人们当然应该勇敢地观察现实世界,但观察完,最好别变成怨气,因为抱怨无法解决问题,困境一样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讲述,这也与李娟的文风相合——她写就的故事表面好笑,内核往往关于孤独、误解和丧失。(光明网 评)[1][1]
滕丛丛非常有才华,她能够敏锐地捕捉、感受生活中的一些有趣、深度的东西,这是一个社会对人生的剖析。(谢飞 评)[2][2]
滕丛丛并不讳言,做导演,就是想要话语权。下一部作品正在策划,第一主角仍然是女性,题材可能更商业,包含悬疑元素。如何运用自己的话语权,除了影片内容,她想先从改善自己的摄制组环境开始,先把自己一亩三分地搞好,建立一个可以平等沟通、好好交流的剧组。《我的阿勒泰》这本书仍然在持续给她力量,也许正是因为滕丛丛自己从中获得了力量,才得以又将其传导到观众那里。书中的人生观不管折射出来放在张凤侠身上还是整个剧集上,滕丛丛想传达的都是那种自由、豁达、不被别人眼光和评价束缚的人生。(中国新闻周刊 评)[3][3]
说实话,我要把自己托付给一个完全没有拍摄长片经验的年轻人,真的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决定。我说真的是一场豪赌,因为我不知道她会把我拍成什么样。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不完美,尤其男性角色都不是传统理想化的角色,传统上大家认为男性必须刚强、勇猛,不能软弱,就像要求女性必须有好看的脸蛋和身材。而《送我上青云》想要打破这种偏见,关怀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姚晨 评)[4][4]
《我的阿勒泰》的成片非常不容易,中间经历了各种磨难和争执,包括散文集到底要怎么改,滕丛丛非常高效率地给了我大纲。这让我想到了电影《天堂电影院》,可能每个人触动的点不一样,但故事的主人公在回望自己寻找梦想时的那份纯真和力量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个人。大家都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心里的净土。(齐康 评)[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