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

Yu Yang

“不认命”的不仅是哪吒,也是在动画界摸爬滚打17年的饺子。“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只要努力,总有机会。”(《光明日报》 评)[1][1]

在饺子看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在于作品本身,在于剧本、故事、角色等核心内容,“这些不是能外包的东西”。(央广网 评)[2][2]

该电影参与的制作人员超过1600人,最初全片有5000多个镜头,是普通动画电影的3倍,导演反复挑选后留下了2000个镜头。成片中1318个特效镜头,占到全片的80%,与全国20多个特效团队协作,仅“江山社稷图中四个人抢笔”这个景的草图就做了2个月时间。结尾的几个大特效段落仅测试时间都在3个月左右。为了做好申公豹变5秒钟的镜头,导演死磕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和当下市场上的一些“低龄”动画、“快餐”动画形成了鲜明对比。创作者正是本着对创作负责、用匠心追求极致,才得以打造出这部现象级的影片。(《电影评介》 评)[3][3]

导演饺子的创作历程,反映了他对工作、对人生的某种体悟,作为旁观者,我们加以概括地说,即“始于选择自己的热爱,归于热爱自己的选择”。关于电影中魔童哪吒形象的再塑造,他在接受采访时谈道:“因为我的家庭是很和谐的,我能走上这条道路也是多亏了父母对我的支持与包容。所以,我是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实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中。”因此,在动画作品中,饺子完全改写了哪吒原有的故事,剧情里,哪吒的父母对哪吒充满了包容与爱意。(光明网 评)[4][4]
饺子塑造的哪吒, 跟传统的哪吒形象完全不同。 哪吒虽然自由不羁,特立独行,但是并没有削骨还父,割肉还母,而是得到了父母最好的爱。 因为有了父母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哪吒终于找到了自己,并勇敢走上了逆天改命的道路。 之所以这样改编,是因为在饺子的心里,自己就是哪吒,而哪吒逆天改命的过程,就是他冲出重围证明自己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爱就是他最坚实的铠甲。《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轰动了整个动漫行业,也带动了国漫的崛起。 而对不认命的饺子来说, 全心全意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更多人乃至整个行业,那么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新青年》 评)[5][5]

参考资料

  • 1、张天水.专访《哪吒》导演饺子:“丑萌”哪吒为什么火了?[N].光明日报,2019/08/01.
  • 2、央广网.看丹观察丨《哪吒2》登顶揭秘!网友催更:“争取月底把3出了!”[EB/OL].2025/02/06.
  • 3、蒋海军,叶玲.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IP运营策略启示录[J].电影评介,2019,(01).
  • 4、光明网.哪吒导演“啃老”三年终获成功,有何启示?[EB/OL].2025/02/03.
  • 5、清远.导演饺子:我才是那个不认命的哪吒[J].新青年(珍情),2019,(10).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