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兴

Xiangxing Chen

姓       名

陈祥兴

性       别

职       业

摄影剪辑

国       家

中国

出  生  地

中国,浙江宁波

所属机构

上海电影制片厂

人物介绍

陈祥兴(1910-1993),浙江宁波人,从事中国早期电影胶片洗印、剪辑等工作。

1924年,进上海新人影片公司当学徒。其时,无声片的摄影、洗印、剪辑是三位一体,全由一人操作。他在苦干苦学了5年之后,才得以使用手摇16格摄影机拍摄了《父子英雄》和《明末奇侠》(上、下集)等两部影片,并同时完成了剪辑、洗印工作。

1929年,他转入天一影片公司,他技术全面、而更精于剪辑,成为一名为人称道的剪辑师,并于1932年完成了中国最早以染色洗印法制作的彩色影片《游艺大会》的剪辑任务。

1934年,经司徒慧敏介绍加入电通影业公司,先后参加了《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都市风光》等4部影片的剪辑、洗印工作。

从1935年起,他相继在新华、联华和“中电”二厂拍摄的《长恨歌》、《摇钱树》、《如此繁华》、《自由天地》、《艺海风光》、《王老五》、《天堂春梦》、《幸福狂想曲》等影片中担任剪辑师。

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剪辑师,并曾任海燕厂剪辑组组长、厂艺委会委员,先后完成了《南征北战》、《十五贯》、《牧童投军》、《老兵新传》、《阿诗玛》与《红楼梦》等影片的剪辑工作。在他半个多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共剪辑了从默片到立体声片等各类影片近三百部。其中《南征北战》,他首创了声画分离的剪辑新工艺,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红楼梦》中,他对《金玉良缘》等重场戏的剪辑处理,被认为是剪辑技术服务于电影艺术的典型,使声音和画面能更和谐地结合,揭示了画面的内在涵义,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由于他艺高技熟,人们尊称他为“老技师”。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