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讯 在新片
《脱轨时代》中,
潘粤明饰演了一个落魄的失婚男性,在拍这部戏时,他正好遭遇与
董洁的婚变,甚至有人调侃:让潘粤明演“前夫”最合适不过了。在接受电影网专访时,潘粤明也大方地提起了那段低潮期,并且释然地表示一切都过去了,现在一门心思忙工作心无杂念,反而很快乐。
聊《脱轨时代》:就是一堆罗圈债
《脱轨时代》是一部用层层叠叠的三角恋堆砌起来的都市爱情电影——
张静初因潘粤明出轨而离婚,后来遇到富二代
吴克羣穷追猛打,潘粤明又回心转意,张静初的闺蜜又看上了吴克羣……用潘粤明的话来说,就是一堆“罗圈债”。
电影网:先介绍一下《脱轨时代》中的角色吧。
潘粤明:这次演了一个落魄的小编辑,家庭破裂,跟张静初结婚有一段时间,育有一子,感情不和。个性比较自卑,糊里糊涂的,挺有喜剧色彩的。
电影网:这部戏的感情关系是不是还挺复杂的?
潘粤明:对,我只是这个舞台中的一个元素,戏要好看的话,生旦净末都得齐。女主角是张静初演的许可,想摆脱家庭的束缚,遇到了追求她的男人,和我这个“前夫”,陷入两难。我这边也有其他女人介入,追求张静初那个男人也有其他女人介入,就是一堆罗圈债吧!
电影网:当初怎么想到接这部戏的?
潘粤明:跟
陆川一直想合作,却没有机会,我进组比张静初早,在聊剧本的时候也编了不少情节,大家都很期待,贡献了不少热情。
电影网:张静初做制片人怎么样?
潘粤明:她是一个操心的人,她有紧张的一面,也有孩子气的一面,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角色上,有时候难以抽离,所幸团队还比较能够互相照应。
电影网:电影中除了女性视角,有没有从男性角度出发?
潘粤明:就是阴阳协调吧,如果纯粹拍给女性看,就会失掉一半的观众嘛。陆川作为监制,他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均衡一个片子的艺术追求。
电影网:有一场强吻张静初的戏是你即兴加的吧?
潘粤明:张静初是一个专业的电影演员,标准的现场选手,她需要一些即兴的东西,这样很过瘾,有充足的刺激空间,有些戏都可能不打招呼的。那场戏是她已经明确地要跟你分开了,你还希望凭借过往的感动跟她拉近距离,光吃蛋糕送礼物意义就不大了,就要有一些行动上的亲近。张静初特别逗,她会给自己规定一些内心的铜墙铁壁,跟她在镜头前交流就能看到那些壁垒,你就清楚怎样会有特殊的效果。所以当时就打算强吻她,也会有顾虑,要考虑周边环境,所幸是数字时代,如果是胶片的话就比较难实现了。
电影网:当时张静初的反应是?
潘粤明:我们那天拍那场戏压力特别大,不是只有我们在拍分手,所有电影都有感情元素,我们要想拍出让人值得看的电影,首先得自己感动,那时候还是梅雨天气,就是那么一天天熬过来的。她看回放的时候,也很震撼。
婚变低潮已经过去 后面会更精彩
经历了与董洁的失败婚姻,潘粤明着实低潮了一阵子。眼下,他开始反思了自己过去的生活,反思职业规划,他发现,只有工作才能让他走出低潮,也只有心无杂念地不停工作,才能让后面的事更精彩。
电影网:拍戏的时候遭遇婚变,是很低潮吗?
潘粤明:对,我去年一整年状态都不好,但是人总是要走出来嘛,还是要面对现实,正视自己该做的事情。反正那会儿要是没拍戏,现在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作品,大家拉我出来干活儿,转移一下注意力,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电影网:现在已经彻底走出来了?
潘粤明:我早就好了,现在已经专注眼前的工作了,工作很多,也都还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念头,很开心。
电影网:这个角色跟你像吗?
潘粤明:一定有,因为你拍戏肯定会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多多少少逃不掉的。这个人物只能代表编剧和导演要的,我更拿手的东西还没有呈现出来,后面会更精彩。
潘粤明:看过他的微电影,但是没有合作过,生活里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很有才气。最近拍的都是一些导演处女作,
卢庚戌、
孔二狗,还挺有意思的,去年扶持了三个“处女”。
电影网:接下来要拍什么戏?
潘粤明:现在就是在横店要把《儒林外史》拍好,这是名著里唯一没有搬上银幕的,我也挺喜欢范进这个人物的,装疯卖傻,喜剧、激情、苦情,全齐了,在这人身上也是过了一把戏瘾,挺泄私愤的。
电影网:有没有关注到奥斯卡小李再次陪跑引起的网络效应?
潘粤明:这只是中国人在网络上的态度,毕竟奥斯卡是严谨公正的,人家有自己的专业评判方式,这也代表一种精神吧,甭管你拿不拿奖,你已经获得观众认可,也是一种收获。
潘粤明:我没觉得我默默无闻,我要做的都是我想做的事情,获奖对于中国市场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国际上越来越认可我们的作品,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信号,市场会越来越大,表演方式会有新的火花。可能大家知道你在忙,但不知道你在忙什么,但是这跟你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我以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地方了,我的规划存在一些漏洞,我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我相信以后就不会有所谓的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