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新片剧情复杂结构多变
尽管姜文的新片《太阳再次升起》,还没有全部拍完,但近日出品方太合影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影片的亮相时间和地点,很可能定在明年的戛纳电影节。由于姜文曾在戛纳当过评委,《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获过该电影节大奖,我们完全可以预期,这一轮太阳,会冉冉升起! [align=center][PIC]3305;10110000;0;0;0;/upfile/pics/p5001/0633110948527.jpg[/PIC][/align] 从太合影视提供给本报的一些独家剧照看,《太阳》的大片感和想象色彩很浓,在谈到拍摄感受时,房祖名、陈冲等人也不约而同地以好莱坞影片作为参照物,并且,他们使用了一些很梦幻的词来表达,这些再加上扑朔迷离的剧情,都传递出超现实主义的气息。 [b][align=left]西部公路片:天若有情天亦老[/align][/b] [b][align=left]最后镜头――老式火车穿过野花丛[/align][/b] 小说《太阳再次升起》里,海明威引用了圣经里的一段话:“太阳升,太阳落,大地永存。”在搬来小说名的同时,姜文也把这句话作为影片的注解,因为它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可以一厢情愿地赋予万物感情,但大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有点像天若有情天亦老。”记者了解到,在三个多月的拍摄中,剧组辗转云南、西藏、新疆、北京等十余个外景地,荒漠、草原、城市……从地理上实现了西部公路片的意图,刻画出人和环境的碰撞关系。 在分析影片中人物和自然的关系时,一位编剧说:“仿佛好几个人一人有一个梦,有人在云彩里,有人在山中,有人在水里……其实呢,他们在同一个梦里,只是处境不同。”另据透露,影片还有最后一组镜头需要等待北方高原春暖花开的时候才拍,拍摄地点可能在俄罗斯或者白俄罗斯:“那是一列老式火车开在漫山遍野的野花丛中的镜头。”不过,由于剧组看中的几片盛产野花的草地,还没有铺上铁轨,而新西兰又有现成的花海和火车,因此也不排除前往新西兰的可能。 [b][align=left]西方哲学命题:性格即命运[/align][/b] [b][align=left]基本剧情――天鹅绒和破碎之花[/align][/b] 《太阳再次升起》改编自女作家叶弥的小说《天鹅绒》,原著围绕“我家老唐说我的皮肤像天鹅绒”这一意象展开,叙述了归国华侨唐雨林,在枪杀给自己戴绿帽子的李东方前,为了让对方死得瞑目,到处寻找天鹅绒来让李东方见识的故事。作者叶弥在故事里安排了三种鲜明的性格,从每个人的背景中生长出来,然后,不同的性格在一个点上阴差阳错地相撞,“命运”就此展开,其核心主题是“性格即命运”和“对生命一视同仁”。 此前很多媒体报道称,姜文把小说作了大修改,分成四个独立成章而又一体化的段落,讲述一段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的故事,时间上跨越了民国、解放初期、“文革”时期以及现代。然而,几位主演的人物角色和命运,却一直不为外界所知。根据片方提供的资料显示,姜文的身份正是归国华侨老唐,他绯闻女友周韵扮演的是有精神问题的母亲,儿子的角色则由房祖明承担;此外,陈冲饰演医生,两人之间会展开一段感情戏。而客串演出的崔健,将会在姜文的寻找过程中提供帮助,只有孔镱珊的角色仍被太合影视重点保护。 [b][align=left]西餐式大片:魔幻色情动作[/align][/b] [b][align=left]激情片段――野百合也有春天[/align][/b] 据太合影视介绍,在拍摄期间,剧组先后动用了几百只飞禽走兽,耗掉了几十箱弹药,烧光了上百顶帐篷,把三百多立方米的藏式房屋、数十吨鹅卵石和红土从千里之外运到外景地,又调集数十辆卡车托载一只铁甲船从金沙江下游一直运抵高原湖;为了制造狂风效果,他们甚至请来了空军的飞机在山谷中做超低空飞行…… 然而,几位主创人员在谈到影片主题和风格时,说法却完全不同――房祖名的认识是“比武打片动作还多”,以至他每次进现场的第一句话总问姜文:“导演,今天是文戏,还是武戏?”周韵和陈冲觉得自己在演魔幻爱情大片;《太阳再次升起》到底是部怎么样的片子?一位编剧告诉记者,影片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画面精致美丽,香格里拉式的自然风光和超自然的梦幻仙境,交融呈现;二是故事走向浪漫而刺激,演员间的激情戏,在风景和环境的衬托下,充满诱惑和生命张力,动作戏部分则酣畅淋漓;三是影片的叙事结构多变,若干主要角色的关系和命运交织穿插,悬疑和真相不断递进接替。 [b][align=left]印象派《太阳》:五大主演谈拍摄感受[/align][/b] 房祖名:“比武打片动作还多,我每天拍戏都上蹿下跳,飞檐走壁,一场戏下来经常累得够呛。” 周韵:“我觉得自己在拍魔幻爱情大片,因为我的角色疯狂而又感动。” 陈冲:“拍摄《太阳再次升起》的经历,犹如我的《罗马假日》。姜文是个天才导演,我从未见过比他更会讲戏的。” 孔镱珊:“这部电影具有神秘诱惑,可以满足任何人的感官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