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明星资讯

凯瑟琳·毕格罗:踩过卡梅隆的首位奥斯卡女导演

时间:2010.03.09 来源:电影网社区


《拆弹部队》获最佳影片


拥吻导演


《拆弹部队》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拆弹部队》和凯瑟琳

  在凯瑟琳的职业生涯中,并未完全未涉足女性题材的电影。1990年,她拍摄了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霹雳蓝天使》,讲述男杀手如何引诱一位被停职并接受调查的女警官。虽然女人成为主角,但是凯瑟琳只是把男人和女人的位置互换了一些,丝毫不能改变她对铁血的崇拜。

  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奖的电影《拆弹部队》,无一例外,也是一部关于男人的电影。2003年,凯瑟琳第一次见到编剧马克·鲍尔,得知他将和一个爆破小组去巴格达,凯瑟琳显现出对这个潜在题材的极大兴趣。她相信战争中有很多东西没有报道出来,也相信一部动作电影能够呈现出前线的生活。2005 年,凯瑟琳和马克开始制作剧本,2006年寻找资金,2007年拍摄并且杀青,影片的整个制作周期,长达五年。

  《拆弹部队》讲述的是2004年, 美军侵入伊拉克后,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杰瑞米·雷纳Jeremy Renner 饰)被调入陆军亡命连拆弹组,接替刚在巴格达执行任务中牺牲的同事。拆弹组另外两人,负责联络的士官桑波恩(安东尼·麦凯Anthony Mackie 饰)和负责掩护的特种兵欧文(布莱恩·杰拉蒂Brian Geraghty 饰)对意气用事的威廉姆斯相当反感。但在联合国大楼的拆弹行动中,抗拒命令强行拆弹的威廉姆斯却得到上校瑞德(大卫·莫尔斯David Morse 饰)的赞赏。在一次仓库拆弹任务中,威廉姆斯认为被用作尸体炸弹的伊拉克小男孩是他在军营认识的卖盗版DVD的贝克汉姆(克里斯托佛·萨伊 Christopher Sayegh 饰)。小贝克汉姆的死让威廉姆斯更为疯狂,竟私离军营单枪匹马入城调查……

  凯瑟琳强调自己从未拍过好莱坞大片,的确,与极度宣传美国军方英勇威猛的好莱坞大制作《变形金刚》、《黑鹰降落》等电影相比,《拆弹部队》既不反战也不支持战争,只是极其客观的描绘战争的经历能对一个男人带来怎样的变化,即使在他远离战争时,战争依旧能一点点的侵蚀他的灵魂。

  这部电影并非取材于真实故事,却给人强烈的现实感。摇晃的肩扛摄像机镜头带着我们来到了真正的伊拉克战场:周围到处是胆战心惊的美军士兵和虎视眈眈的伊拉克人。身处战争之中,大家都是弱者: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兵随时有可能命丧异国;伊拉克武装分子也轻易地倒毙在美军的机关枪下;平民们更是不用说,他们只是战争中棋子般的牺牲品。

  这种真实感的建立,完全得益于凯瑟琳强有力的主张。虽然拍片预算锐减到了1100万美元。在她的坚持下剧组搬到了中东地区实景拍摄,即便这样做会增加制片成本,并且使得剧组成员面临恐怖分子的威胁。凯瑟琳曾经表示:“如果我们有机会能在伊拉克拍电影的话,我们肯定会去的。”但是,影片最终只能在离边境线仅五公里的约旦首都安曼拍摄。安曼的夏天非常热,每天的气温高达43摄氏度,甚至46摄氏度,扮演拆弹士兵的演员们,还要穿上100磅的拆弹服,衣服里比外面还要高5摄氏度。

  在影片中扮演难民的,都是真正的伊拉克战争受害者。在安曼有200万战争难民,有一些人是巴格达的演员,剧组请他们担任群众演员。而在电影里饰演俘虏的两名演员,他们其实的确曾经做过美军的俘虏。在约旦的巴勒斯坦难民营附近拍摄时,刚开始,一些年轻人围观,并且向剧组扔石头。凯瑟琳临危不惧,坚持要求剧组呆在原地,按计划工作。当那些难民意识到凯瑟琳的剧组会坚持下去,一直在这里拍摄时,他们渐渐开始习惯剧组的存在,甚至在剧组杀青时,在一旁鼓起掌来。这些真实的细节给电影的感染力加分不少。

>>查看全文

钢铁意志
剧情

钢铁意志

高燃钢铁场面恢弘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湘西剿匪记(下)
战争

湘西剿匪记(下)

军民一心抗击匪患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淮海

抗战经典淮海战役

合成人
科幻

合成人

大脑移植合成奇人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