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观察第1天:戛纳向世界展示法式傲慢(图)
时间:2010.05.13
来源:1905电影网

戛纳电影节为逮捕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留座
为逮捕伊朗导演留座 戛纳向世界展示法式傲慢
在国际三大电影节中,柏林电影节一向是被公认政治色彩最浓厚的电影节,因为它诞生于东西方冷战开始的前夜,在它举行的前十几届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都拒绝参加,而即便是在冷战结束后的二十年里,柏林电影节其一贯关注政治题材的趣味,还在深深地影响着这个电影节的发展和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虽然这一现象正在有所改观。
而事实上,戛纳电影节也同样有着诸多能让你体会到它“政治”的地方,但它比柏林电影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它往往打着“捍卫艺术自由”的大旗,而不是简单的为政治而政治,这使得戛纳的“政治”显得非常隐性而不为人所察觉。今年的电影节开幕式上,法国人再一次以“艺术自由”的名义力挺被伊朗政府逮捕的导演贾法·帕纳西,他曾在今年初应邀担任本届电影节评委,但却最终未能成行,固执和傲慢的法国人依然在开幕式上给他留了位置,并且在开幕式过程中一再给写着他名字却空着的座位镜头,他们希望以此来表达对伊朗政府逮捕贾法·帕纳西的做法表示抗议。
高傲的法国人一向以发掘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人才为己任,以此来显示其泱泱电影大国的姿态。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戛纳系导演中间已经有许多电影不发达国家的导演位列其中, 贾法·帕纳西也是其中的一员大将,虽然他在柏林和威尼斯等电影节也斩获过大奖,但是他的起点却是在戛纳。 1995年,他的处女作《白气球》就为他赢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该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表彰和奖励刚刚踏入电影行业的年轻导演,只要他的作品有入围戛纳电影节,无论是主竞赛单元还是“一种关注”单元,都有机会摘得此奖。2003年他的个人第三部作品《深红的金子》为他赢得了一座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银棕榈奖杯,经过十年的戛纳洗礼,贾法·帕纳西早已经成为戛纳电影节的常客。如果要将他与戛纳的渊源追溯得更早的话,他的师傅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也同样是戛纳一手捧出来的电影人,此人当年第一次参加戛纳的时候,影评人和媒体就惊呼,“世界电影从诞生到阿巴斯结束了。”
戛纳电影节“维护艺术自由和艺术家尊严”的一贯做法,从骨子里反映出了法国人一贯的文化优越感和傲慢性格,这既是他们可爱的地方,也有时候让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所不理解,但是这并不影响戛纳就这么一路傲慢下去,因为它有足够的理由和自信。

点击进入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专题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