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焦雄屏:影节应回归电影本身 明星只是包装

焦雄屏
[电影网]将在28日17:30视频直播闭幕红地毯仪式及颁奖典礼,敬请收看!
电影网讯(图文/长春电影节报道组)第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此次评委阵容强大,有“台湾电影教母”之称的焦雄屏女士也在评委会名单当中。[电影网]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位台湾著名电影人。她表达了对电影节的忧虑,认为现在电影节总是太过于注重明星的包装,失去了电影节评选好电影、介绍好电影的本质。焦雄屏还认为合拍影片略失特色,需加强优势互补。
电影节明星光芒盖过电影本身 评选影片需要分类标准
焦雄屏在采访之初,首先对一些电影节形式大于内容表现出了忧虑,媒体对参加电影节的明星显得过度关注了。她以戛纳的电影节为例,“十年前的戛纳电影节还是非常正统,电影节期间观影会后的‘大堂讨论’成为特色,各国电影人都会积极的针对影片表达自己的意见,那时的电影节是真正以电影为主。但现在明星光芒都盖过了电影本身。”她表示电影节真正的意义应该在于评选出好的电影,介绍更多的好电影,而不是去关注哪些明星会出席。
对于电影节的影片评审工作,焦雄屏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入围的影片种类众多,而如果使用同一套评选标准,其实是失之偏颇。“因为具有娱乐性的商业片和具有政治性的主旋律影片,从题材上是截然不同的。评委在评分时如果不能分门别类,按统一的标准来投票,就是产生怪异的结果。”而这个评选标准,各个电影节也都还在探索,目前还未能成形。
电影节明星光芒盖过电影本身 评选影片需要分类标准
焦雄屏在采访之初,首先对一些电影节形式大于内容表现出了忧虑,媒体对参加电影节的明星显得过度关注了。她以戛纳的电影节为例,“十年前的戛纳电影节还是非常正统,电影节期间观影会后的‘大堂讨论’成为特色,各国电影人都会积极的针对影片表达自己的意见,那时的电影节是真正以电影为主。但现在明星光芒都盖过了电影本身。”她表示电影节真正的意义应该在于评选出好的电影,介绍更多的好电影,而不是去关注哪些明星会出席。
对于电影节的影片评审工作,焦雄屏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入围的影片种类众多,而如果使用同一套评选标准,其实是失之偏颇。“因为具有娱乐性的商业片和具有政治性的主旋律影片,从题材上是截然不同的。评委在评分时如果不能分门别类,按统一的标准来投票,就是产生怪异的结果。”而这个评选标准,各个电影节也都还在探索,目前还未能成形。

合拍影片丧失特色 需加强优势互补
大陆和港台合拍影片由来已久,也出现了《霸王别姬》、《英雄》等很多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近两年更是达到合拍电影的“大爆炸”时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大趋势。而焦雄屏本人也曾经多次与大陆电影人合作,如《十七岁的单车》的青年导演王小帅。但她认为这种合作也不可避免的造成各自特色的丧失。
焦雄屏说:“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电影讲故事的方法都不一样。文化和传统的不同体现在电影合作上。比如大陆近年来和香港合拍了许多影片,但是香港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节奏太慢,而且暴力、黑社会的情节都有所减弱,在叙事上太过于收敛。然而大陆的观众可能觉得香港腔的普通话听起来不伦不类,而且越来越多的娱乐性强的元素,也使大陆影片失去了原本质朴的特色。”然而她也表示这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经的磨难,电影合拍从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融合。电影人应该更有信心,努力实现优势互补。
台湾影片缺少进入大陆的途径 电影节应加大介绍宣传力度
本届长春电影节入围“金鹿奖”的台湾影片只有一部戴立忍导演的《不能没有你》。焦雄屏对此颇感遗憾,“其实台湾近两年有很多好电影,只可惜并没有能够进入内地电影市场。而大陆电影在台湾也没有很高的关注力度。”因为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台湾观众对大陆影片还存在一些排斥心理,缺少理解和关注。焦雄屏认为电影业的互通交流,还是要建立在根本的文化交流基础上。只有通过增进彼此的文化熟悉感,才能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
作为将大陆电影带到台湾的第一人,焦雄屏说:“电影节应该肩负起介绍更多好电影的责任,展映更多在院线上看不到的好电影,加大两岸三地电影的宣传力度。”此次来到长春电影节担任评委,也是为了多观摩内地的电影节运作,以寻求更多的沟通、合作途径。
[电影网]将在28日17:30视频直播闭幕红地毯仪式及颁奖典礼,敬请收看!
【电影网】www.1905.com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