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第十日综述:竞赛单元展映已完结
时间:2012.09.08
来源:1905电影网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女主演劳米·拉佩斯演技值得称道
美国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被称为“美国当代的希区柯克”——当然,对于这一称呼,很多人表示并不认同。不管怎么样,有这么一个头衔在脑袋上,也表明了德·帕尔玛所拍摄的,大多是惊悚风格的影片。从《姐妹》开始,德·帕尔玛就走上了一条完全掌控电影、精心架构情节并使用分割画面的导演之路。之后的《魔女嘉莉》、《蛇蝎美人》、《碟中谍》、《铁面无私》、《蛇眼》和《黑色大丽花》等影片都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常年拍摄此类影片使得德·帕尔玛对类型、元素熟稔于心。
这种导演的积累一方面帮助他更加游刃有余地拍摄类型片,而另一方面也让他的影片显得“累赘”。被设计出来的元素太多,多多少少使人烦躁。2007年的威尼斯,德·帕尔玛凭借着《节选修订》拿到了最佳导演奖,这是他迄今为止拿到的最大的电影奖项。
这次他带来的《激情》,是一部拥有极强德·帕尔玛风格的影片。影片翻拍自2010年的法国惊悚片《罪爱》。影片讲述了在互联网商务时代的一个狗咬狗的权力争斗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两个叫做克里斯汀和伊莎贝尔的女人。克里斯汀是一个优雅的女人,面对金钱和权利,她总是能处理得游刃有余。但是和她同在一起工作的伊莎贝尔却是一个充满了尖锐想法的女人,那些想法,克里斯汀无意去了解。但是在伊莎贝尔和克里斯汀的一个男人上了床之后,事情就起了180度的大转变。一场发生在商界女性之间的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出来。
应该说,这个故事很符合德·帕尔玛的口味,两个女人之间的争斗、情欲和复仇的戏码、善恶难辨的人物、以及那种欲说还休的罪恶。这些元素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就是德·帕尔玛的标准戏码。不过在这部电影中,或许是因为元素太多,或许是布莱恩·德·帕尔玛不够气定神闲,没能掌握住这么多元素。抑或是法国的原作限制了他对元素的理解和发挥,致使影片并不那么使人满意。当然,这么说并不表明这部电影非常糟糕,只能说这部影片在布莱恩·德·帕尔玛的职业生涯中,显得令人失望。这就好像是一个贫血病人一样,虽然整个身体不缺零件、而且身体机能也能运作,但运作的效率、产生的效果不能和健康人相比。这部电影就是这样,虽然情节、表演、编剧、执导技巧都不算差,可是影片的最终效果却是差强人意的。或许,这是因为布莱恩·德·帕尔玛的这种风格在当下的影坛已经不再吃香了吧。影片具有很强烈的1980年代惊悚片的风格。配乐、剪辑和演员的表演都带有一定的时代性。而且,在这部电影中,布莱恩·德·帕尔玛还是使用了自己招牌式的“分割银幕”的技术,把一场芭蕾舞谋杀案拍摄得是风生水起。
对于这部电影,西方媒体给出的评价并不算高,《好莱坞报道者》用“回光返照”来形容布莱恩·德·帕尔玛对该类型片的掌握。该文称:“这部翻拍片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吸引人:两个漂亮女人之间的互相暗算,各种情欲的场景、分割银幕的镜头的使用,看上去都很不错。可是,这部从法国惊悚片翻拍来的影片,却没能挽救布莱恩·德·帕尔玛这几年在影片选材和执导上的颓势。自从《节选修订》拿到威尼斯的最佳导演之后,布莱恩·德·帕尔玛就在走下坡路。这样的影片再次回到威尼斯,只能算是这个导演的回光返照而已。”而《综艺杂志》则撰文称:“影片拍摄的比较精湛,表演、配乐和悬疑的设置都颇有风范,可是作为一部惊悚片,这部影片的惊悚情节做的还远远不够。虽然,影片提供了一些温和的却不算自然的快感,但是这部电影在欣赏的层面上来说,还是缺乏亮点的。要说影片最大的败笔,那就是和布莱恩·德·帕尔玛以往的影片相比,它的情节设置、故事讲述、惊悚程度,都已经大不如前了。虽然布莱恩·德·帕尔玛的能力不俗,可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下一页:《特殊的日子》:
>>查看全文
相关资讯:
威尼斯电影节第一日综述:印度女导演新作揭幕
威尼斯电影节第二日综述:《背叛》成得奖热门
威尼斯电影节第三日综述:“天堂”叫好难拿奖
威尼斯电影节第四日综述:《大师》获满堂喝彩
威尼斯影节第五日综述:《通往仙境》难续辉煌
威尼斯影节第六日综述:北野武新作被批水平低
威尼斯电影节第七日综述:金基德新作惊世骇俗
威尼斯影节第八日综述:大师片、邪典片打擂台
威尼斯影节第九日综述:个人风格和华丽的影像
【电影网】www.1905.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