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专业的2012电影界:最不如预期的六部大片
时间:2013.01.08
来源:网易娱乐
2012年对中国电影真是个奇怪的年份,过去六年里热衷于讨论“亿元俱乐部”的人,2012年会发现谈资乏善可陈,即使大片和准大片们也难负救市期望。盘点2012年六大“最不如预期”案例,投资方号称的成本永远是笔糊涂账,他们是否赚钱即使有上市财报也不一定就能明白,只能从预期票房和最终结果下手,意在分析所谓大片为何最终雷声大雨点小,除了档期排片混乱,大牌靠盛名很难影响电影的命运,而国产片输出的内容与市场定位与观众的需要总不对等。
《黄金大劫案》:宁浩去除“稳赚”光环
片方宣布成本:5000万 预期票房:2亿 实际票房:1.56亿
《黄金大劫案》严格来说不算大片:片方小马奔腾公布的投资成本为5000万,也有人透露实际制作成本只有3000万,它没有大牌阵容、场景几乎都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完成。票房最终收得1.4亿,加上植入广告和赞助的收入,并没有亏本。《疯狂的石头》2006年以300万成本博得2300万票房,回报率几乎是500%,隔年,《疯狂的赛车》就拿到了1.085亿,成本也只有1千万,仅仅两部大银幕作品就给宁浩营造出一种票房稳赚的光环。
在《黄金大劫案》上映前,除了《桃姐》和《晚秋》两部文艺片突围而出,各收7000万,大部分国产片票房都不足3000万,有院线人士对《黄金大劫案》的保守预测是2亿。基于宁浩的观众缘、《无人区》未能上映留下的悬念,从2006年到2012年中国内地银幕数又涨了近三倍,1.56亿这个成绩相当差强人意。 和《黄金大劫案》一起上映的《匹夫》、《飞越老人院》被封作“敢死队”,因为虽然占了五一档,它们同期的最大对手前有3D版《泰坦尼克号》,后有《超级战舰》、《复仇者联盟》,这一次宁浩的票房魔力没有爆发,这次想跟前两部“疯狂”有所区别的喜剧口碑也大不如从前,而影片的宣传除了反复消费宁浩这个品牌,没有更多亮点。
下一页:《白鹿原》:只为旅游项目打前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