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电影资讯

威尼斯影节第7天:窥探长镜头下的那些政治诉求

时间:2013.09.04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云猫猫
《我是阿拉伯人》主创

《我是阿拉伯人》:长镜头的政治诉求

    以色列导演,很多时候都会拍摄一些反应民族争端题材的影片,而这个叫做阿莫斯·吉泰的以色列导演也不例外。阿莫斯·吉泰,1950年出生在以色列的海法,他擅长拍摄反应中东地区和犹太人、阿拉伯人冲突的纪录片和剧情片。他1989年就进入了电影业,影片颇丰,算是一个多产而且高产的导演。阿莫斯·吉泰和各大电影节结缘已久,他曾经四次进入戛纳的主竞赛单元;7次来到威尼斯,其中有四次是主竞赛单元。2004年,他拍摄的讲述东欧人、阿拉伯人和白人的充满了暴力、强奸和错综复杂情感以及宗教问题的影片《承诺之地》获得了电影和平奖。阿莫斯·吉泰擅长使用长镜头拍摄电影,影片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物、生活和性格。这使得他成为了整个以色列——甚至是整个中东地区,最有个人鲜明的特色的导演之一——当然,在这部《我是阿拉伯人》中,他的这种特色成为了一种表达手段和工具——因为这部时长84分钟的电影,只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有81分钟长。

    和阿莫斯·吉泰之前的电影一样,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雅法和巴特亚姆交界处的一群被驱逐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故事。这个地区位于以色列,是一个被遗弃、被遗忘的地区,人们的生活困顿,充满了无力感和无奈感。有一天,一个叫做叶尔的年轻记者来到了这里,探访了这群人。他们住在小木屋里,周围都是柠檬树和政府的房屋。在这种世外桃源一般的环境里,叶尔发现这里的人之间的关系,不像是旧习和刻板思想中所认为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势不两立的。在这里,叶尔甚至感觉到了人性的纯真和美好。叶尔很快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住在了这里。她有好几个邻居,这些邻居和他谈天说地,告诉了这个“外来人”关于生命、梦想、希望、爱情、欲望、幻想等等等等事物。看起来,他们的友谊坚不可摧,唯一的敌人就是时间。在这个破败的地方,叶尔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类,还是可以互相理解并且共融在一起的……

    对于一个镜头一部电影,阿莫斯·吉泰说:“我一直都很习惯使用长镜头拍摄电影,而在这部电影中,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更有野心的目标——那就是用一个80多分钟的镜头,来拍摄一部完整的长片。镜头有自己的节奏和感觉。而这一个镜头,也是某种政治上的诉求,它告诉人们,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其实是一样的,不可分割的。他们之间正在互相融合,用人们自己所寻找到的方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命和独特的选择,这种选择让冲突不再,和平永存。”历史上,一个镜头一部电影的影片并不多,如果不算那些实验电影、纪录片或者是MV的话,有影响力的一镜到底的影片,严格意义上只有一部:索科洛夫的《俄罗斯方舟》。也许有人会认为希区柯克的《夺魂索》也是一部一镜到底的电影,但是因为当时胶片时长条件的限制,那部电影使用了很多遮挡和静物来制造“没有剪辑”的噱头,其实还是有剪辑的。只不过,《俄罗斯方舟》是一部几乎没有剧情的“献礼片”,所以,没有办法和《我是阿拉伯人》相提并论。

    在另外一层意义上,《我是阿拉伯人》的一镜到底更值得书写,其原因是,以往的一镜到底的电影,或多或少都是一种炫技的片子,一镜到底还是非一镜到底,不产生太大的不同。而这部电影,则把一镜到底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和政治诉求来使用了。在影片中,这一个镜头表述的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和统一性。这是一种用技术来抒发自己的艺术诉求的表现手法。这是很难得、很罕见、也是在技术上很困难的一种创作手段。想必,当时阿莫斯·吉泰在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是考虑许久的。

    这样的一部在形式、艺术和技术上都可圈可点的影片,在媒体处,自然会获得不少的好评。《综艺杂志》评论称:“影片根据大浩劫的幸存者——一个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结婚并养育了几个孩子改编而来。阿莫斯·吉泰轻微地触及到了历史,并且面对着一个跨文化、跨种族、跨宗教的婚姻的难题。虽然说,影片没有说什么太深刻的东西,但是其中的那些情感、当地巨星演员的表演,还是使得这部电影很有趣。当然,影片最大的看点还是那个可圈可点的用是斯泰尼康稳定系统的长镜头——这可是一个81分钟的长镜头。”而《好莱坞报道者》则称:“影片中的演员表演、故事设计、音响效果都是可圈可点的。最重要的是,影片用一个镜头所展示出来的那种态度和气魄,令人动容。”

下一页:《皮囊之下》:无甚新意
文/云猫猫
>>查看全文

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专题

前任4:英年早婚
爱情

前任4:英年早婚

韩庚相亲遇刘雅瑟

不止不休
剧情

不止不休

直面困境寻找真相

湘西剿匪记(下)
战争

湘西剿匪记(下)

军民一心抗击匪患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

买车
剧情

买车

小夫妻买车闹分歧

无人区
犯罪

无人区

徐峥黄渤生死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