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夺宝队》推同名小说 二战秘闻打动克鲁尼
时间:2014.03.18
来源:1905电影网
《盟军夺宝队》同名小说发行
本书采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运用的大量历史文字和照片资料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二战时期艺术品保护史:盟军夺宝队的成员领命于罗斯福总统,受助于艾森豪威尔将军,却没有车辆,没有汽油,没有打字机,也没有实权。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与强盗的争夺中,他们得完全靠自己克服所有困难完成艰巨而伟大的寻宝任务。
这些让人无法想象的英雄大半是些中年居家男人,为了不让世上最伟大的文化瑰宝毁于纳粹狂徒之手,他们抛开成功的事业,来到了战争的震中地带,他们甘冒生命危险甚至献出生命。
《盟军夺宝队》一书作者罗伯特·M·埃德塞是“盟军夺宝队艺术品保护基金会”的创始人,2007年荣获“国家艺术勋章”。他与研究人员、历史学家共同努力,发掘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文件,并全部捐给国家档案馆。这些文件是纳粹掠走的艺术品目录,也是纽伦堡审判的关键证据。2007年,罗伯特·M·埃德塞成功说服国会通过法案,将6月6日定为“盟军夺宝队全国纪念日”。
一本让乔治·克鲁尼震动不已的书 2天获准投资
本片的编剧之一格兰特·赫斯洛夫看过的一本历史书籍《The Monuments Men》(《盟军夺宝队》原来曾翻译《古迹卫士》),他向乔治·克鲁尼推荐了这本书,乔治·克鲁尼读完后非常感兴趣,他觉得盟军夺宝队保护艺术品的事迹很伟大,而且二战、纳粹、艺术品、冒险这些元素集于一本书中,而这些也正是成为一部好电影的基本元素。他打电话给电影公司,两天后就获准可以启动写剧本。三个月后,剧本完成。
乔治·克鲁尼将真实故事搬上大银幕
“盟军夺宝队”大多由男性和女性艺术专家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搜寻和抢救被纳粹夺走的艺术宝藏,或确定这些宝藏的具体下落,以防盟军投向纳粹城市的炸弹不小心摧毁这些具有1000年历史的无价艺术珍宝。
最终,有大约350名来自13个国家男男女女在“古迹、艺术品和文献”部门服役,比起数以百万记的参展大军来说,这个数目少的可怜。然而,到战争接近尾声时,只有大约六十位盟军夺宝队成员尚在欧洲服役,大部分是美国人或者英国人。在遍地古迹的意大利,只有二十名古迹保护人员。
这些盟军夺宝队成员,用生命保护了人类伟大的瑰宝,他们默默无闻,却是一群应该被纪念的人。乔治·克鲁尼将这一不为人知的伟大故事搬上大银幕,引起了全球巨大的瞩目,目前这部电影全球的票房已经突破亿元美金大关,即将于3月2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