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票房:《娃娃老板》夺冠《攻壳机动队》哑火
《娃娃老板》剧照
梦工厂《娃娃老板》票房开门红 被指“前提奇怪”
改编自玛拉·弗拉季创作的儿童读物,萌娃外表成人心的《娃娃老板》上周在3773家北美影院开画,首周收入4900万美元,成功超越《美女与野兽》登顶周末票房榜单。这也是梦工厂有史以来首周票房第四高的“非系列”电影,排名在它之前的是《功夫熊猫》(2008)、《大战外星人》(2009)和《疯狂外星人》(2015)。梦工厂动画的票房持久度向来比较好,所以即使下周会有索尼的《蓝精灵:寻找神秘村》上映,预计影响也不大。1989年曾有一部类似题材真人电影《飞跃童真》,同样是小孩假大人的故事,在美国本土拿到1.4亿总票房,其中首周票房仅为1210万美元。
《娃娃老板》是梦工厂与“前夫”二十世纪福斯的最后一部电影。去年8月,美国有线电视公司康卡斯特旗下的NBC环球宣布以38亿美元收购梦工厂动画公司,自此,梦工厂将与照明影业和莱卡一起,助力环球向迪士尼靠拢。据boxofficemojo数据,2016年迪士尼的全球票房占据市场份额26.3%,名列全球第一,而环球影业只占据12.4%的市场份额,名列第四。
《娃娃老板》目前IMDb评分6.1,MTC50分,烂番茄新鲜度49。《纽约时报》认为:“这是一部设计给家里有新生儿的、8岁以下小朋友看的电影,他们可以跟得上情节,只是偶尔可能会搞不懂他们父母到底在笑什么。”《好莱坞报道者》表示赞赏:“当下每年都有大量跟饼干模型印制出来似的大量(雷同)动画,像创造力和启发性这种字眼,似乎很难用在这些电影身上,但《娃娃老板》让人有了全新的期待。”但给出负面评价的媒体也不少,比如《纽约邮报》评价道:“情节完全无感,这种剧情随意找一个睡眼惺忪的父母都能写得出来。”《国际银幕》表示:“过分活跃,奇怪的前提以及并没达到它该有的可爱,《娃娃老板》作为一部家庭喜剧动画,看似拥有一切对的元素,但并没有很好传递出来。”
《攻壳机动队》剧照
《攻壳机动队》北美落败 “白人化”负面舆论不可小觑
派拉蒙的科幻题材《攻壳机动队》,首周仅收入1900万美元,不及2014年《超体》首周4380万美元的一半,而且《超体》还是只有2D格式的R级片,没有任何原著基础,制作成本仅为4000万美元,相比下来,这次根据日本经典漫画改编的《攻壳机动队》制作成本为1.1亿美元。网络舆论的焦点在于,草薙素子这样一个“改造人”亚洲女性角色,由斯嘉丽·约翰逊来出演有失妥当,正如早前《长城》在北美上映前引发的质疑,而《长城》最终北美票房仅为4500万美元。
白人演员在亚洲故事里担当主角的争议,似乎越来越能直接引领舆论风向,并最终体现在票房数字上。不过,首周如此低沉的表现,除了白人主演争议,大概更多要归咎于原著漫画IP的北美受众基础,并没有创作者想象的那么强大。毕竟回顾去年漫威的《奇异博士》,蒂尔达·斯文顿的“古一法师”也曾遭遇类似争议,但并不影响其最终在本土拿到2.32亿美元票房。眼下的《攻壳机动队》虽然北美受阻,但全球票房已达5910万美元,中国和日本两地还要等到这周末才上映,海外票房收入有望为其挣回颜面。
《攻壳机动队》目前IMDb评分6.9,MTC53分,烂番茄新鲜度43%。《帝国》杂志认为:“个性的缺失令人沮丧,仅有她这些肢体的呈现,完全不够吸引。当然这更多是电影本身的问题,与斯嘉丽·约翰逊无关。在精心制造这么多‘壳’(shell)的前提下,他们忘记注入足够的‘灵魂’(Ghost,未来人类脑部改造之后唯一留存的个人意识,被认为是区分人类和AI的标准)。”《卫报》评论道:“这是部壮观的电影,但是有一点,除去白人化的争论,它还牺牲了原著二十多年来赢得粉丝心的最关键元素——朦胧的邪教崇拜神秘感,这是这部电影注定要解决的问题。”《国际银幕》认为:“虽然提供了大量可以看和需要消化的视觉,但这部片里很少有值得让人记住,甚至引人深思的东西。”
下一页:《动物园长的夫人》评价中庸 《嫌疑人X的献身》将再扩映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