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艺如何持续发力:拥抱生活,才能永葆鲜活

时间:2020.04.0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瑨

原标题:拥抱生活,才能永葆鲜活


没有华丽舞台,只有简单的居家场景,相声演员一边调试手机、一边抖包袱,这是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的“云录制”。依照线上约定的时间,天南海北的普通人拿起手机,记录并上传自己的抗疫日常,这是纪录片《余生一日》的“云记录”……“云创作”是文艺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创作和接受的传统界限,重构文艺作品创作、传播、评价过程。


文艺创作如何表现生活和提炼生活?未来的线下文艺如何发力?传播虽然在云端,“云创作”却始终紧贴着生活的背板,作品的时效性和生命力也得到了更直接的显现。


从文艺的发展可知,无论媒介如何迭代升级,无论技术如何日新月异,文艺作品的表现对象或者说文艺作品的“主角”始终都是生活。最终打动人、能够流传下来的,是人类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实践,是人类精神和心灵的成长。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同样如此,拓展观照现实的广度,充分表现生活的温度,记录精神的高度,是文艺作品葆有活力的关键。


找准叙事切入的角度,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是重要的发力点。疫情期间,Vlog(视频日记)成为“云创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云端”上的故事,记录的多是生活细节,传达着普通人的真情实感。大雪纷飞的深夜,一个普通的值守人员在社区卡点坚守;深夜两点的医院,一位“95后”护士在防护服上手写“精忠报国”;寂静有序的城市,坚持工作的快递小哥和志愿者奔波不停……这些被口罩遮挡的面孔逐渐变得清晰,他们在平凡的岗位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又在危急时刻勇于担当、燃起信心与希望,创造不凡的高光时刻。在抗疫这个大主题之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将人与人、人与社会紧密连接起来,因贴近而共情,因真实而共鸣。


不拘一格、不泥一式,深入生活、全方位展现生活,逐渐成为一种创作共识。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的24小时“慢直播”,被称为新的纪录片模式。现场直播的俯瞰视角画面,吸引了近1.2亿网友在评论区打卡留言,“武汉加油”响彻“云端”,镜头中呈现的中国速度,凝聚起抗疫的力量与信心。直播的屏幕外,观众不仅是内容的接收者,也成为了创作者、传播者。技术标准也不再是羁绊创作的门槛。“全民合拍”抗疫纪录片《温暖的一餐》中,构图并不精美的画面、对焦也不大精准的镜头,都被录编成片,武汉人积极生活的一个个故事成为被关注的真正焦点。这种“粗粝”的质感也成为特殊时期影像叙事的一部分,展现出“原生态”记录的生活本质。近年来,电影《我不是药神》、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纪录片《四个春天》等作品,也都以不同形态的影像书写,构建起立体多元的生活图景。


文艺作品接受与传播的过程,是心与心交流的过程。如何把握创作与生活的距离,往往决定着故事能否打动人心。缺乏细节,人物形象便流于概念化;没有提炼,故事便成为流水记录。精准捕捉时代洪流中的微小浪花,在澎湃激越中碰撞出创作的新思路,方能以普通人的故事打动更多普通观众。而创作也不仅是对现实的映照,更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审美创造和精神引领。


作家路遥曾说,生活总是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又把梦想变成现实。融媒体时代重温这句话,我们依然会有共鸣。是的,再高超的技术技巧也无法替代生活真实的一角,再震撼的视觉奇观也不及真人、真事、真情触动心灵。只有深深地拥抱生活,作品才能永葆鲜活的生命力。(作者 王瑨)


《人民日报》(2020年04月09日 20版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