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后疫情时代“剧”变 主流播出平台的制胜之道
在影视行业优胜劣汰、马太效应加剧的大背景下,新的增长点和市场空间正在出现。本文对话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周海,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内容版权购销部主任助理黄臻,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腾讯视频副总编辑黄杰,解构当下制播环境、未来大小屏的谋篇布局。
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周海:
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现实题材突破口
视听广电:湖南卫视在剧集整体编排、播出策略上有何特点?
周海:立足金鹰独播剧场“第一国民剧场”的定位,湖南卫视始终追求带有频道烙印的精品剧集,同时寻找现实题材的新鲜解读方式。
视听广电:今年,湖南卫视在剧集排播上有何设计?
周海: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湖南卫视高度重视、提前布局,坚决落实总局要求,将依托高品质、强声量的电视剧作品,部署电视剧的编排,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形成有节奏、有重点、有层次的作品矩阵。
第一,率先响应,主动排播。今年3月,湖南卫视在省级卫视中率先播出扶贫题材剧《绿水青山带笑颜》,该剧是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首批脱贫攻坚题材重点剧目;
第二,精准打点,全年布局。湖南卫视计划今年秋季播出暖心话题剧《向阳而生》,该剧已入选第三批2018—2022年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名单;
第三,呼应宣传,重点部署。湖南卫视计划在今年四季度排播扶贫大剧《江山如此多娇》,该剧由罗晋、袁姗姗主演,既依托湘西地域特色,又与湖南卫视的青春、创新基因一脉相承,剧集从“精准扶贫”理念的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汲取灵感,把湖南全省的实践融汇其中,是湖南卫视脱贫攻坚宣传的重要部署。
视听广电:为适应新的制播环境,湖南卫视在采购、播出、营销环节,有哪些调整?
周海:首先是模式创新,打造平台化运营策略。为了更前端地把控电视剧题材及内容品质,湖南卫视在2019年全力探索推进芒果系定制剧,设计出既能品控到位,又符合创作规律的科学定制流程;依托湖南广电旗下的四家内容制作公司,通过定制剧打造带有湖南卫视品牌标识的影视剧制作生态化平台,已成功锁定了《起跑线》《向阳而生》《宝贝爸妈》等项目。
此外,我们着力提前规划,推动重大题材创作。围绕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节点,湖南卫视正在策划推进《理想照耀中国》系列短剧项目。
视听广电:你如何评价剧集市场的现状?
周海: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引领下,剧集市场呈现出健康、良性的发展态势,逐步回归理性,更加追求品质。“大IP、高片酬流量明星”已不再是制造爆款的法宝,剧集创作回到内容本位;同时,观众审美的全面提升,也对剧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优质剧集的发展。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伴随而来的隔离社交,对观众心理、行为方式、社交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剧集市场势必要从题材选择、剧本内容、人物设定等方面,加强对现实语境的观照和理解。湖南卫视也在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现实题材的突破口,寻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创新解读。(采访/杜迈南)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内容版权购销部主任助理黄臻:电视剧市场正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视听广电:卫视与视频网站的剧集联动模式,有何变化?对剧集制作和营销有何影响?
黄臻:从纯台剧、先台后网,到网台同步、先网后台、纯网剧,网台联动播出模式不断更迭,电视剧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变化。2015年第一次出现的“网络剧反输出卫视”,到2019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网络视频平台的独播剧播出数量进一步上涨。未来,“网台平权”甚至“纯网联播”将进一步加剧。
但各平台之间,“分众化”趋势依旧存在。剧集与播出平台匹配,才能相互赋能。在这一趋势下,电视剧制作和营销更需要打破圈层,并深入圈层,触达受众内心,实现网台同频共振,既得到电视观众的认可,又收获网络视频平台观众的喜爱。
视听广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视剧行业在生产、创作、播出、发行等环节产生了新变化,对此,你有何切身感受?
黄臻:疫情发生以来,电视收视率快速增长,医疗剧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一些影视剧项目的制作进度受到影响。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防疫工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内容版权购销部评估审片工作分为上午和下午两档;采购科运用网络科技,化解一些出差和接触风险,收集信息、沟通项目、跟进进度等工作,都在有序进行中。
未来我们将把握市场热点,储备优质剧目,用温暖人心的故事,给大众带去幸福和力量,积极做好疫情期间的电视剧购播工作。
视听广电:如何评价当下的剧集市场?
黄臻:行业“寒冬”是近几年来听到较多的一个词,但我觉得,如果把产量减少、爆款缺失、优胜劣汰等行业现象,归为“寒冬”,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表现。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的生长过程,都有调整期。剧集市场前几年资本热钱涌入,行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大量非专业团队盲目入场,影视行业乱象丛生。如今市场面临理性洗牌,去除冗余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播出方,更需要我们为推动剧集市场高质量发展做出努力。
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领导下,在提质减量的背景下,在广大观众对电视剧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的2020年,电视剧市场正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我对此很有信心。
视听广电:在剧集版权采购方面,电视台面临哪些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黄臻:第一,竞争加剧。网络剧快速发展,网络视频平台持续发力,电视台不再是唯一的播出主体,甚至不再是首播平台。对于优质资源,无论是网络视频平台还是电视台,都进入了白热化争夺阶段。第二,电视剧采购价格水涨船高。近年来,在以网络视频平台为代表的强势资本助推下,电视剧采购价格逐年提升,价格天花板一次次被打破,加之广告客户的分流愈发明显,对传统电视媒体形成较大冲击,剧场运营压力也越来越大。
对此,除了需要政策支持,平台之间的抱团合作至关重要。平台联合定制、前期提前介入、全产业链合作开发,可能是一种“破局”的思路,它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电视剧的质量和播出效果,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的良性影视生态圈。(采访/冯 刚)
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 网络剧市场需要大胆创新和更丰富的想象力
视听广电:如何评价2020年上半年的剧集市场?
戴莹: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各行业都因疫情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影视市场也一样,内容、生产、制作都面临着较大困难。即便如此,今年上半年还是出现了一批成绩不俗的作品,这说明剧集市场在作品积累、定位、精品化等方面,都在不断深耕。另外,我观察到市场上除了大公司,还出现了一些后起之秀,大家共同努力,为观众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内容。
视听广电: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爱奇艺在剧集制作和播出方面有哪些规划?
戴莹:视频网站作为重要的媒体平台,有责任和义务把更多反映时代、关注民生的内容,以及温暖的力量,传递给广大受众。爱奇艺今年储备了一批现实题材作品,比如展现国球精神的《荣耀乒乓》、聚焦医疗行业的都市剧《小大夫》等。我们会关注当下生活,展现不同行业人群精神面貌,通过优秀的剧本和制作团队,打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
视听广电:上半年网络剧创作出现了哪些新形态?
戴莹:可以明显看到,业内出现一批12集短剧集,这表明大家开始有目的地打造精品内容。另外,对于以往所谓的热门类型剧集,业内的创作态度更加冷静:无论传奇剧还是都市剧,观众只会因为“好故事”和“好人物”而喜爱一部作品。
创作者还需进一步提高审美标准,选取独特的视角、热门的话题,以此打开网络剧市场的新大门。
视听广电:如何看待网络剧目前的发展?下一阶段,网络剧发展的挑战和突破点在哪里?
戴莹:面对影视寒冬,一些撑不下去的公司,撤出了市场,网络剧发展速度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寒冬也让行业冷静思考,专业的团队留了下来,网络剧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不少网络剧甚至直接发行到电视台。
接下来,爱奇艺将扶持新公司、团队,不断挖掘新故事和新内容,发现创作的新大陆,这是我们以及行业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网络剧未来的发展方向。
视听广电:视频平台今年相继开设类型化剧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未来爱奇艺还会开设哪些剧场?
戴莹: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大胆创新和更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视频网站才会推出剧场。爱奇艺开设剧场的念头,起源于《无证之罪》,该剧播出时受到广泛关注。我们设想将12集的类型剧整合,细分内容题材,邀请实力演员出演,孵化年轻的创作团队,在爱奇艺平台打造精品短剧集,做出厂牌。有了这个目标,我们开始筛选内容,打磨剧本,运作项目,最终推出了聚集悬疑题材的“迷雾剧场”。当然,这也是一次冒险和挑战,我们希望积累更多经验,以便未来拓展新的类型剧场。(采访/纪文彬)
腾讯视频副总编辑黄杰:
剧集市场“量降质升”趋势明显
视听广电:如何看待上半年电视剧市场的发展?
黄杰:伴随制作产业链的进化、观众审美的提升,电视剧已走进精品化时代,“量降质升”的趋势,从上半年来看依然明显。电视剧在内容、题材、形式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特色;“宅家追剧”的诉求激增,也考验着在线视频平台的剧集储备实力。
视听广电: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腾讯视频对网络剧制作和播出有哪些规划?
黄杰:围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主线的整体宣传部署,腾讯视频提前规划整体制播方案,集结内部内容储备、页面编排、频道运营、市场推广等各方面力量,扎实推进宣传工作的持续开展。此外,腾讯视频还联动腾讯系产品,构建运营矩阵,通过年轻态宣传,创新多元打法,切实投入公益实践,助力“脱贫攻坚战”。
视听广电:腾讯视频在剧集题材选择、编播模式上,有哪些独道之处?
黄杰:腾讯视频以“正能量、高品质、创新性、年轻化”为原则,不断探索剧集题材创新与内容进化,紧扣新时代主旋律,满足主流用户的审美需求,在题材的选择上,“守正”是第一原则,近年来上线了《大江大河》等一批现实题材剧集,引领用户正向价值观;在内容布局上,推出了《龙岭迷窟》《将夜》等男性向剧集,以及《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双世宠妃》等女性向剧集,满足用户区隔化的观影需求;在题材创新上,去年的《全职高手》实现了电竞题材剧集的破圈,目前已在待播单上的《三体》,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科幻题材的突破。
腾讯视频凭借多元化的剧集储备,以头部内容实现大众覆盖,用垂直类精品贴合圈层口味,结合“头部+细分”,构建全年不断档的“精品排播带”。
视听广电:网络剧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黄杰:经过几年探索与试错,网络剧已经逐步走向精细化,形成了一条从制作到播出的成熟产业链。传统影视产业与网络剧的共振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成熟制作公司与团队加入,推动网络剧生产能力与制作格局的双重提升。5G等风口性机会出现,“轻体量、易创新”的网络剧,可以更好把握时代机遇,迎来爆款井喷。
未来网络剧的发展还将面临多方面挑战。第一是规模化,如何实现IP系列化、长线化、系统化的开发,比如我们拿下《鬼吹灯》的8部网络剧版权后,以5部连拍、主创不变的拍摄方式,力求实现系列IP剧集连续性开发;第二,网络剧的制作水平仍有待提高,我们将虚拟引擎拍摄等技术,首次大规模地运用到《全职高手》剧集的拍摄中,推动网络剧制作方式更进一步;第三,缺乏创新力成为网络剧发展的桎梏,因此我们不断加强剧集模式与品类开发,比如在短剧赛道上推出《不完美的她》等实验性作品,以寻求“新短剧”的破局之道。(采访/杜迈南)
品质升级 类型细分
2020剧集市场年中调查|特别策划
访谈|尤小刚、马中骏、白一骢、孙昊眼中的剧集市场
访谈|“后疫情时代” 播出平台的制胜之道
2020年下半年值得关注的国产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