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剧目改编必须彰显时代性精神

时间:2020.08.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邵敏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戏曲发展的相关政策,对传统戏的存续十分有利。目前,绝大部分剧种传承至今能完整演出的传统戏,只是其经典剧目中的很小部分,因而当前和今后,整理改编传统戏,仍将是地方戏传承发展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对传统戏来说,整理改编是一种再创造,同样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和原则,唯此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而又无愧于时代的地方戏佳作。


首先,地方戏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应当坚持人民中心的创作导向。作为地方戏创作的一种形式,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应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创作出人民群众爱看的戏:一要“有情”,故事要能引起情感共鸣,能吸引人观看;二要“有趣”,演员表演要功法技艺精湛,耐得住反复看。


入选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十大重点剧目的莆仙戏《踏伞行》,情节选自莆仙戏传统戏《双珠记》的副线——“逃难遇亲”,依托才子佳人的婚恋故事进行了理性思考,并充分展示莆仙戏“踏伞”“抢伞”等特殊程式技巧,深受观众欢迎。编剧周长赋自剖创作理念:从内容上要“从古代故事找到一个能和现代人情感相通、有共鸣的一个合适的母题”,同时“把莆仙戏艺术的精华,包括表演、科介、音乐、锣鼓点这些非常宝贵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相类似的还有一些地方戏佳作,诸如蒲剧《洗雪铁丘坟》、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推出的《朱买臣》《御碑亭》等,在整理改编过程中既注重讲好故事,又用心将舞台性纳入剧本建构,使剧作能够充分展示剧种的功法积淀,这些成功实践正是保证地方戏整理改编人民性的切实作为。


其次,地方戏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应当弘扬时代精神。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决定了文艺作品的站位和高度。时代性不仅表现了文艺作品的时间特征,也展现出它所感应的历史方位与潮流。优秀经典剧作既是过去时代的一面镜子,又是这一精神传统的艺术结晶。传统剧目整理改编应充分挖掘其中有利于凝聚和振奋民族精神的题材,传递现代观念,从而延续其艺术生命力。


曲润海新编的山西北路梆子《宁武关》,改自京昆传统剧目《铁冠图》。改编本改变了传统剧目对农民起义军的批判和没落王朝将领的歌颂,代之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两个悲剧英雄形象的展示,尤其是对周遇吉一家爱国主义精神和忠孝传家优良家风的深入开掘,使剧作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河南省豫剧二团推出的新编本《程婴救孤》,集中挖掘和展示了为信守承诺而不惜慷慨赴死的诚信美德。越剧新版《杜十娘》、新编杭剧《龙凤锁》则尝试注入男女平等、人格独立等内容。这些剧作将时代精神融入原有的故事框架中,充分考虑到了当代观众的情感认同,唤起观众与戏曲的沟通融汇和精神互渗,实现了剧目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统一。


最后,地方戏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应当追求人民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贯彻人民本位的原则,需要我们心系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秉持古为今用的立场,遴选出人民群众喜爱而又能够契合时代精神的传统戏,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人民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在整理改编地方戏传统剧目的实践和操作层面,应把握住两个重点。一是要深入时代生活。剧作家对传统剧目进行改编时,首先应对剧种的唱腔音乐、四功五法等熟稔于心,能够恰当运用传统程式技艺展示时代审美风尚。其次要从群众中来,到实践中去,以人民绚丽多彩的生活和情感丰富自己的创作体验,并将之以群众欢迎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二是坚守爱国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大的价值认同,是最富有时代特征的主旋律。地方戏传统剧目整理改编中,既要尊重传统和地域差异,尊重群众的欣赏习惯,更要浓墨重彩地抒发爱国情怀,增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作者:邵敏,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安庆师范大学剧艺术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2020年08月02日 12版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