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2021开年影市飘红,谁是你们家决定看电影的人?

时间:2021.01.08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蓝果


1905电影网专稿 204.17亿,12.99亿。两组看似平平无奇的数字,分别对应了中国电影市场2020年年度总票房和2021年元旦档总票房。


优质的电影内容为2020年收了一个漂亮而有力的尾,同时也为2021年开启了好运。

 

我们感谢电影,让我们有2小时的时间,放松并沉浸在那个造梦空间里;而电影同样感谢观众,因为相遇,才让光影变得更加有意义。

 


电影市场有惊喜,也有遗憾。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信条》《神奇女侠1984》票房平平,很难和导演的前作相媲美,终落了空;相反,《送你一朵小红花》凭借高口碑,强势刷新各种票房成绩,和《拆弹专家2》一起,凭借着好口碑,“竞争”2021年首部破10亿票房的称号。


相信这些票房中,必有你的贡献。那么,这些票房中,“谁”才是关键呢?

 

女性是观影人群主力?


根据近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白皮书》的观众大数据显示,虽然全国人口是男性高于女性,但在电影院观众性别分布上,女性观众占据51.8%。此前就有好莱坞影企高管表示,全球电影市场的女性观众都是最重要的电影院观众。

 

在不少电影公司的创作者看来,如果能想办法让女性走进电影院,那么,电影的基础盘就有了。



我们简单地盘点了《送你一朵小红花》《拆弹专家2》《温暖的抱抱》等近期热门影片,从他们的观众性别比例中,窥探一番。


虽然购票APP给出了非常详细的人群画像,但用词更多还是落在“想看人群”上。毕竟,真正做出买票行为的人和主导选片的人是否一致,这些软件也很难揣测出来了。

 


从目前来看,除了《拆弹专家2》以外,其他电影的女性占比都非常之高。

 

虽然韩延导演前作《滚蛋吧!肿瘤君》的人群画像上,男女比接近3:7,但是《送你一朵小红花》这样女性占比如此之高,仍属少见。可以预测,因主演易烊千玺而观看这部电影的女性观众,群体非常庞大。



对于受众更加广泛的喜剧电影《温暖的抱抱》而言,男性缘会相对略好一些。这点在《李茶的姑妈》《羞羞的铁拳》等开心麻花演员主导的电影中已有表现,但《温暖的抱抱》目前的比例并未和后者相媲美。

 


整体男女比相对比较平衡的《拆弹专家2》,从长线来看,影片的上座率并没有受到元旦新片的影响,尤其是元旦假期三天,一直处于逆跌趋势。


但是,邱礼涛导演的前作《拆弹专家》《扫毒2》在男女比例方面,均是男性观众占比更高,尤其是后者男女比例接近6:4。

 


元旦档的影市热潮之后,所有人目前都瞄准了春节档。

 

从目前这6部电影“想看人数”的男女比例来看,相对平衡的《人潮汹涌》会不会成为继《唐人街探案3》后,另一部全民优先选择的影片呢?而女性缘更好的《你好,李焕英》则能靠着走心的情感故事,获得更多的眼泪共鸣吗?或许,这一切的疑问都要等到电影上映,才能得到验证。



事实上,电影院让电影更有仪式感。但对于普通观众,若去电影院是三五好友或者情侣,在这种仪式感的见证下,实现对社交进行了延伸。

 

通常在这种模式下,但凡群体中有女性参与的话,选择影片的权利多是落在她们身上。当然如果是一群兄弟的话,那又是二话了。


以某个具体档期来判定电影的受众,似乎很难在这种形式中找到普遍常规的套路,确实往日里除了部分影迷之外,观众走进电影院看每部院线电影的次数会相对较少。


男性观众是增量?


爱情电影的受众是女性观众,战争题材影片会更吸引男性观众,那么对于那些剧情片而言,到底谁才是它们的观众呢?

 

似乎找准了观众,一部电影就找到了成功的钥匙。

 

那么我们试图从“成功”中倒推出成功密码。我们罗列出目前票房排名前十的华语电影,并根据购票软件的性别比例进行分析。

 


从这些作品来看,《战狼2》《红海行动》《八佰》这些战争题材,有强烈的的英雄情结,能获得较好的男性观影基础,那么《中国机长》同样是有强时事热点和刻画时代英雄的作品,反而女性观众更胜一筹,实属意外。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同一档期中,除去《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以外,2019年“国庆档三杰”之一的《攀登者》,在受众画像上可见,男女比例达到5.4:4.6。或许从中推断,其中主演吴京已经成为刺激男性主流观众购票的关键。

 


而且在其中,我们能发现类似《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影片,都是上映之后,通过口碑传播,让票房成功逆袭,实现了长线放映的可能性。这种票房致胜的轨迹,让我们或许可以留下一个猜测,男性观众更有助于影片的厚积薄发。

 

事实上,电影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口红经济”,女性观众通常拥有更强烈的消费冲动,对于美的敏感捕捉,会让她们因为相关演员或者海报物料,而有了购买欲。相反,当代社会男性在消费的滞后性,会让他们在电影票这类非刚需的消费上,较为迟疑。

 

虽然我们能从部分电影中感受到,它们同样有走心情感的一面,但是在后期的宣传思路来看,更落在更大的爱国情怀。例如《流浪地球》所打出的“中国科幻电影大门”的噱头,更是能获得男性观众的青睐和认可。



《战狼2》上映期间,有不少理工科男在网络上表示,这是少有想去电影院看的电影。“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口号,更是成为当初最火标语。当然,此处并不是忽视理工科男为主观影群体,只是从历年的电影消费报告来看,这类观众去电影院消费的次数是最少的。

 


假设,女性观众是一部电影的基础盘,这类较少去电影院消费的男性观众,则成为了一部电影观众的增量。很显然,当增量越大时,票房也随之越高。

 

这个猜想并不是绝对的说男性观众越多,电影票房就越高。譬如实现票房逆袭的纪录电影《二十二》,在受众比例上,女性和男性的比例高达了8:2。而是这种模式,有一定程度上能帮助电影,在宣传方式上,用适当的方式,找到准群的受众。

 

性别之外


当然,性别绝对不是唯一参考因素。

 

一部电影从筹备期间,到制定宣发方案的时候,每个参与者都会问,这部影片到底是拍给谁看的?这部电影在哪会有更多的受众?

 

毋庸置疑,“下沉”一直是创作者们渴望达成的目标。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电影,在上映前夕,铆足劲做了社会事件,渴望出圈,被更多观众认识。

 

从2015年起,内地票房井喷式的增长正得益于三四线银幕数的膨胀和小镇青年观影热情的提升。尤其是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下沉、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观影习惯的逐渐形成,三四五线甚至六线城市份额提升,一二线城市份额降低已是不可逆的趋势。


《啥是佩奇》的下沉农村宣传片


电影作为更大众的文化产品,不同的类型也会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在过去,电影院主要的受众都是大学生,但很多人随着年纪的增长,因为家庭和工作等因素而“抛弃”了影院。


近两年,中国观影年龄更虽然依旧更集中在20-24岁,但随着近10年中国电影的发展,不少90后的观众,基于学生时期形成的良好观影习惯,让他们对电影院有了更强的信念感,进而影响了25-29岁年龄段的观众人数也正在上涨。



当然,电影并不是大众意义上的产品,它不是绝对地通过加减乘除,就能换算出电影所适应的年龄、性别和区域,为作品精准地埋下爆款基因。

 

或许电影出品方在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如把问题抛给自己,如何用更好的内容去挖掘更多的潜在观众。


(本文数据均来自“灯塔专业版”)


文/蓝果

八角笼中
剧情

八角笼中

困局之下放手一搏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淮海

抗战经典淮海战役

保你平安
喜剧

保你平安

拒绝网暴狂飙辟谣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

猪八戒吃西瓜
动画

猪八戒吃西瓜

中国首部剪纸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