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票房产出18.36亿元,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

文|李霆钧
编辑|姬政鹏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国电影行业经历了一段极其困难时刻。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电影市场也在全球各大电影市场中率先复苏、持续回暖,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204.17亿元,放映场次5623万场,城市院线观影人次达5.48亿,成为全球电影票房恢复最快的市场。
江苏省电影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电影局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多方联动助力电影企业纾困解难,多措并举促进电影市场回暖复苏。
2020年,江苏全省票房18.36亿元,全国占比9%,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二位;放映场次518.39万场、观影人次5142.12万。江苏幸福蓝海院线2020年票房7.94亿元,继续位居全国院线排行第9名,苏州市、南京市分列全国城市票房排行第10、11名,南京新街口影城以1821万元的年票房跃居全国影院票房排名第二位。
危机中育新机
疫情冲击下江苏电影市场展现强大韧性
从全国范围看,由于影院停摆长达半年,加之30%、50%、75%的阶段性排座限制,大部分省份票房相比2019年均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全国票房前10省份票房总量占比同比下降1.6%。2020年,全国票房前三名仍是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25.93亿、18.36亿、14.91亿元。
2019年江苏票房是广东票房的67%,2020年则上升到了70.8%,差距略有收窄。江苏省平均票价在全国票房前六省份中仅比西部省份四川略高,比广东、浙江分别低3.06和1.09元。
从江苏省内范围看,往年较为稳定的各设区市排名略有变化,南京缩小了与苏州的差距,南通排名被常州超过,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苏北4市省内份额增长明显。

究其原因,一是2020年票房最高的前10部影片全部是国产片,进口片数量较少且整体表现不佳,造成一二线城市整体市场份额萎缩,三四线城市份额上升明显;二是苏北地区因影院数量少、市场空白点多,具备市场潜力大的后发优势,尤其是新建的高品质影院容易带来显著票房增长效应。
2020年,江苏全省票房前六名影院中有三家来自苏北的徐州和淮安,而2019年前十名中仅有一家来自苏北。江苏13个设区市的全国排名也体现了江苏“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的特点,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票房全国百强。
投资并未离场
政策驱动下江苏电影正开拓新局
江苏自2020年7月20日影院复业以来,目前全省约有50余家影院仍未复业。
造成影院停业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大部分停业影院是国内影院投资热潮时进入市场,当时签下的物业租金普遍较高,基本处于连年亏损状态,疫情冲击下更是雪上加霜;二是部分老旧小影院本身设施陈旧、人力成本高、票房低,无力改造升级,因疫情影响产生优胜劣汰;三是由于局部市场竞争加剧造成正常出清;四是部分汽车影院因业态不符合本土消费习惯而难以为继。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20年江苏新建影院数远超过停业数,2020年江苏新增影院达111家,新增银幕631块。

其中幸福蓝海新建影院32家,投资额达2.37亿元;万达院线2020年新建68家影院,其中9家在江苏,两家是乡镇影院,投资额1.32亿元,2021年还计划新开10家;新城集团旗下的星轶影管公司在苏新建9家影院,投资额1.12亿元,2021年计划新建8家;苏宁影管公司在苏新建3家,投资额4900万元;外资影管公司希界维和卢米埃也分别在江苏新建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高品质IMAX影院。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江苏省乡镇影院同样取得亮眼的成绩。数据显示,2020年江苏省乡镇影院票房3.05亿元,占全省票房16.6%;放映场次116.91万场,占全省场次22.6%;观影人次876.97万,占全省人次17.1%。

分析指出,江苏作为票仓省份,市场环境好、潜力大,尤其是2020年面对疫情给电影行业带来的冲击,江苏统筹疫情防控和电影复工复产,出台“苏影十条”政策措施,推出“苏影保”专项金融服务,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有了政策扶持与金融助力,电影企业对江苏电影市场充满信心,投资没有“离场”,江苏电影市场仍处于持续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链 接
2021年江苏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大举措”
1
筑牢安全防线 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
当前国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局部地区也时有散发病例,影院是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春节期间即将迎来最大客流量,江苏省将持续加强疫情防控作为电影市场管理工作第一要务,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紧压实责任,以“守得住”实现“放得开”。继续开展智慧影院试点,提高影院智能化服务水平,营造安全观影环境。
2
深化改革创新 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只有做强电影市场主体,电影市场发展才能焕发强劲动力与活力。江苏省将引导城市院线集约化发展,加大省域发行放映资源整合,鼓励在苏院线开展并购重组,推动资产联结型院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扭转省内院线多而不精局面。
同时,引导特色院线多元化发展,积极发展农村院线、校园院线,鼓励支持更多影院加盟人民院线和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形成特色化、多元化院线放映格局。
江苏省还将引导点播院线规范化发展,支持指导竞争力强的省内文化企业开展跨省点播院线工作,加快省内点播院线建设和点播影院布点。并引导影院建设精品化发展,优化影院布局,加快影院建设结构性调整,提高下一代数字影院覆盖率。开展影院星级评定,推出一批优质影院和特色影院。
3
加强宣发推介 充分发挥阵地作用
江苏省将整合相关资源,打造“光影江苏”全媒体宣传推介平台,提升江苏电影影响力,树立苏影形象。
充分发挥电影教化功能,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围绕重大主题重要节点积极开展好各类电影活动,重点围绕建党一百周年,在全省组织开展建党百年农村公益电影展映活动和“四史”电影课活动,组织指导院线影院围绕重要档期和重点影片,积极开展各类影展和宣发营销活动,发挥好主旋律影片的教育、引导和激励作用。
4
拉动电影消费 加快市场回暖复苏
江苏省主动适应消费环境变化,洞察消费者消费需求,做好电影观众群体细分,鼓励各院线、影管公司和影院打破思维定势和相关套路,大胆尝试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工作的新载体新路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手段,对电影市场各要素进行数据沉淀和系统分析,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偏好的观众进行精准内容投放和宣发营销。
创新电影营销模式,加快市场回暖复苏,继续会同省总工会等部门开展工会会员观影活动,继续将观看主旋律影片纳入基层党员冬训,推动各地通过发放消费券、票价补贴等形式,将观影纳入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扩大规模,提高观影人次,营造浓厚观影氛围。
5
优化服务监管 推进市场有序发展
2021年,江苏省拟开展全省电影市场规范年活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各类电影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梳理,加强基层电影主管部门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时限,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指导成立省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加强与执法部门联动配合,完善突击性整治与常态化管理相结合的电影市场执法机制,依托协会组织开展影院“偷漏瞒报”票房专项整治行动、零票房“僵尸影院”清理行动、点播放映市场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和影院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行动等,把专项治理与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着力创造公平规范的行业竞争环境,推动全省电影市场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
声明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