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号

网友化身“自来水”,《山海情》扶贫故事打动人心

时间:2021.01.2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视听广电

1月12日,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电视剧《山海情》在浙江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东南卫视、宁夏卫视首播,并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同步播出,五台三网联播的播出“阵仗”实属罕见。

一嘴沙子、一脸尘土、一口西北方言,这个“土得掉渣”的故事在开播后展现了惊人的“吸粉力”,截至目前豆瓣评分9.3分。

不少网友化身“自来水”,安利这部剧:

“《山海情》真的太好看了,又土又上头”

“一定要去看方言版”

“节奏好紧凑”

“既无限贴近残酷现实,又顾及了艺术的凝练升华”

“1996年,上海都有地铁了,但他们还没有通电,扶贫真是太难了”

……

看到村民种出了蘑菇,全网“欢天喜地”,不少观众纷纷留下自己“云养菇”的感言

《山海情》以现实中的宁夏闽宁镇为原型,以平民视角生动诠释了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故事从20世纪90年代的宁夏西海固拉开序幕,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和福建的对口帮扶下,西海固的人民群众移民搬迁,克服各种困难,探索脱贫发展办法,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该剧全方位、多线索地展现了闽宁镇的建设历程。基于这一宏大主题,该剧更聚焦“人”的故事,叙事表达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既展现了扶贫工作中的种种艰难,更凸显了人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奋斗情怀。

全剧以“章”为叙事逻辑,第一章从1991年的吊庄开始说起,剧情主要围绕“吊庄移民”工作展开。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西海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实施“吊庄移民”政策,让一部分人从山里搬迁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开荒拓土,发展生产,建设新家园,可这一政策的落实成效却不尽如人意。由于飞沙走石的荒漠条件太艰苦,搬迁来的村民第二天就走了一大半,且均来自涌泉村。剧集开篇,海吉县杨副县长对此项工作表达不满,吊庄移民办公室主任张树成因此发愁为难,这既是剧情的矛盾冲突点,也是故事背景交代,而此时借调到吊庄办的农校毕业生、来自涌泉村的马得福前来报到,似乎又为这项工作带来了转折和希望。

马得福带着张树成找涌泉村的代理村主任,也就是自己的父亲马喊水协助工作。马喊水带着二人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一组蒙太奇镜头巧妙生动地呈现了“逃跑”村民们不愿移民的理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这些村民的孩子们却希望走出山里,憧憬外面的世界,不惜连夜出走、不辞而别。大人从外往回逃,小孩从里往外跑,这种反差映射了不同时代的群体对于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不同态度。剧中的扶贫过程,可谓关关难过,“鸡飞狗跳”的场景比比皆是。故事所呈现的扶贫工作艰难,其实质是人的思想观念落后所致,由此集中反映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是思想攻坚,转变思想观念尤其重要。

《山海情》还原的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扶贫工作,生动刻画了以马德福为代表的扶贫干部群像,真实再现了他们在闽宁扶贫协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思想情感变化与个人成长。这里有甘于奉献的宁夏当地扶贫干部,有从福建来宁夏扶贫、扎根荒原、抛家舍业的专家,也有质朴善良、思想观念不断改变的当地村民,等等。全剧以个体缩影为叙事基点,围绕对扶贫的两种不同态度、力量的博弈展开剧情,即帮助老百姓富起来的扶贫干部及支持、理解扶贫政策的村民们与不理解政策、反对搬迁的村民们之间的博弈。前者如何做通后者的思想工作,后者如何完成思想上的成长和变化,这两条线索是该剧推动剧情、表达情感、传递精神的重要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网络播出平台提供了两个版本:方言版和普通话版,充分照顾了不同地域观众的观剧习惯,方言版更接地气,普通话版更大众化。

剧名《山海情》中的“山”代指宁夏,“海”代指福建,一个“情”字寄托着宁夏与福建扶贫协作的浓浓情谊。该剧所讲述的脱贫故事由一个个平凡人物的故事建构,真实而动人,通过影像的力量记录扶贫移民搬迁的历史,展示中国脱贫攻坚队伍的集体智慧。

保你平安
喜剧

保你平安

拒绝网暴狂飙辟谣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淮海

抗战经典淮海战役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平津

战斗场面气势恢宏

漂亮的女邻居
爱情

漂亮的女邻居

三男子倾心一村姑

猪八戒吃西瓜
动画

猪八戒吃西瓜

中国首部剪纸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