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号

从“唐探”系列的破局,我看到了中国推理电影的未来

时间:2021.02.1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未来电影局

自2015年《唐人街探案》上映以来,陈思诚逐步打造出了一个“探案宇宙”,分别从曼谷、纽约、东京三个承载商业枢纽的城市布局。

从严格意义上讲,“唐探”系列不是纯正的本格推理,典型的变格派推理(以诡谲气氛营造与非正常心理为中心,侧重灵异环境的营造,以及悬疑包袱的设置,《唐探2》和网剧最为明显。),电影以悬疑和奇诡谜团为叙事核心,并将喜剧元素融于主轴风格,陈思诚在商业类型和推理解谜之间做出了最优化的处理,所以2018年的《唐人街探案2》横扫当年的贺岁档,最终以30多亿票房成绩,为中国推理电影打开了新局面。

 

如今《唐人街探案》网剧也顺势推出,所有剧集都和电影三部曲相互关联,这些都是不是重点,重点是开年将引领贺岁档的《唐人街探案3》,这部电影与前两部曲具有强联动性,将会揭秘“世界侦探排行榜CRIMASTER”第一名的神秘Q,隐藏boss思诺和犯罪大师宋义都会回归,他们谁会是Q?将成“唐探”系列最大看点。

影响中国推理电影的,不只有东野圭吾

 

而“唐探”系列能否开启中国的推理元年,我们必须认清国产推理电影的处境。中国推理电影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和规模,因为推理小说本身就是小众文化,对受众有极高的门槛要求,比如最起码要懂一些理化入门级知识,甚至密码学这类复杂解算类知识,而观众缺乏文化沉积,所以中国推理一直以来难以打开市场,《唐探2》算是一部现象级推理电影,为推理市场增强了不少信心。

 

日本推理电影背后有东野圭吾做后盾,所以电影剧本有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中国电影虽然缺乏IP改编,但是近年来推理小说却十分兴盛,如周浩辉的《死亡通知单》系列和《邪恶催眠师》系列,以预告杀人,叫嚣警方的模式,布局了一系列高智商犯罪,并且他笔下的名侦探“罗飞”也形成了一个推理体系,风格主要偏向悬疑。

2014年《死单》系列被改编成网剧,取得不菲的成绩,并且《死单》三部曲电影已经立项,周浩辉小说的产量与东野圭吾不相上下,所以也被誉为中国的“东野圭吾”。

 

其次雷米以“方木”为核心,打造的《心理罪》系列,他的推理风格为犯罪心理画像,心理画像并非是一门臆想的学问,而是通过社会学与心理学,从真凶留下的蛛丝马迹去反推其身体特征,如从伤口推断真凶是否为左撇子,

在《唐探2》中,日本名侦探野田昊就是善于用心理画像去推理。当年《心理罪》系列改编的网剧是十分成功的,同时也取得了不小影响力,随后《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也被跟风改编成电影,但是电影口碑却不尽人意。

 

除了周浩辉和雷米这两支正统推理文学之外,推动中国推理电影发展还有很多原创电影,其中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三部曲为典型代表,对推动侦探电影起到了里程碑性的作用。

我们再回溯过往,也会发现不少成熟的推理电影,如陈正道开辟了一套“大师”系列推理悬疑片,目前《催眠大师》和《记忆大师》已经上线,这个系列属于典型的变格派推理,剧作是以异想天开的诡计谜团为叙事策略,虽然这些电影不是十分出色,但对推理生态发展有着文化沉积的作用。

 

再其次就是外来文化对国内推理电影的影响,日本推理不但继承了欧美的本格派,同时开创出了社会派推理,极大降低了受众的门槛,以至于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将日本代入推理全盛时代,而国内推理作品也在日本社会派的大道而行下,变得侧重于悬疑,弱化逻辑推理。

 

如苏有朋对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的本土化翻拍,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推理细节,更侧重角色塑造和情感的铺设;另有翻拍西方推理片《十二怒汉》的《十二公民》,再就是2019年翻拍印度的《误杀》。这些电影都是对推理难度做了降维处理,方才降低了消费的门槛。

 

港式推理独树一帜的风格,也算中国推理电影一个旁系,如杜琪峰的人格分裂式推理片《神探》,更有韩国翻拍我们的《跟踪》。总之这些电影在逐步构建出中国推理的文化体系。

 

“唐探”系列横空出世,王宝强和刘昊然组名侦探IP

 

“唐探”系列的高明之处不是对“不可能犯罪”模型的利用,而是“多重解释”的层层反转,《唐探1》中的密室杀人嫁祸案件确实令人惊艳,但这些只是推理诡计的基本功,而让唐探系列自成一体的是结局的二重解释,直接将真凶的矛头指向隐藏boss思诺,由于线索信息的不对等,秦风直接推翻之前的所有论证,从思诺入手推出一套全新的诡计,既合乎情理,又令人意外,这就是多重解释模式的魅力所在。

 

直到《唐探2》时,陈思诚将多重解释发展到了极致,直接构建了三重事实,从变态医生的五行连环杀人,到宋义的模仿犯罪,再到神秘人Q的幕后操控,层层反转,直到结局已经带给观众三层的反转,最终给出一个开放式结局,让观众去思考和推理Q到底是谁?

 

从而将观众引入《唐探3》的东京杀人案,最终前两部的隐藏反派思诺和宋义都将汇集到东京,从而开启一场高智商对决的探案大比拼,而深埋观众内心最大的悬念人物Q也将现身这场对决。

 

我们观察唐探系列,会发现唐仁(王宝强)和秦风(刘昊然)这对蠢材和天才的组合,俨然已经形成一个IP组合,相当于阿加莎笔下的波洛,柯南笔下的福尔摩斯与华生的组合。对于故事完成度来说,其实秦风一个侦探就够了,而陈思诚安排的唐仁正是对大众娱乐的妥协,唐仁是喜剧元素的一个符号,他也有微乎其微的功能性,激发秦风推理的灵感。而这些有意无意的安排,恰好成为唐探系列的特色。

 

神秘反派Q究竟是谁,将成《唐探3》的最大看点

我们首先分析Q在“唐探”系列是一个什么级别的人物,很显然Q是一个横跨《唐探》三部曲的神秘反派,而思诺和宋义不过是他布下的棋子,Q从未显露真身,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甚至向秦风发起挑衅。

Q这种级别的反派丝毫不亚于《死亡通知单》中的小E,作为唐仁组合一个长期的反派存在,甚至推理能力高于秦风,陈思诚很显然想将Q打造成一个虚构的符号,他可以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如同小E一样,有好几代的存在,如此才能和秦风如鲶鱼效应一样,互相窥探彼此。

 

Q和秦风如同硬币的对立面,两人拥有不相上下的高智力,却拥有不同的信仰,前者是罪恶的化身,后者是正义的化身。正如《唐探2》结局宋义那句话,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回望你,这句话显然是陈思诚对Q身份最后的明示,他就是为秦风的存在而存在。

 

我们先将Q的身份锁定在这四个人之中(唐仁、宋义、思诺、秦风父亲),当时超级黑客KIKO查出Q的id是不在加拿大,也不在美国,这些信息直接否定了秦风的推断,可以先排除宋义和唐仁都不是Q。

 

Q可以是英文单词queen的缩写,如同《死单》里E是Eumenides的缩写一样,很显然是一位女性身份的罪犯,而《唐探1》中思诺心思缜密,设计完美的诡计,将秦风玩弄于股掌之间,她的所在地又在泰国,所以她是Q的可能性最大,然而《唐探3》思诺又重磅回归,很大程度是以Q的身份回归。

 

Q也可以是“秦”拼音的首字母,而《唐探1》中秦风提到他父亲因为犯罪入狱,按照天赋继承原则,秦风的父亲很大可能是一位犯罪大师,因为Q对秦风的底细很熟悉,所以不排除他父亲是Q,但是笔者更倾向他父亲是第一代Q,而思诺是第二代Q,甚至《唐探3》中会出现第三代Q,Q有可能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精神符号,谁都有可能成为他。

 

以上不过是笔者狭隘思维下的推断,Q很有可能是一位从来未出场的新角色,而《唐探3》将成为他的首秀。

总之,国产推理电影若想发生质变性飞跃,必须先将推理文化沉积起来,方可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陈思诚的“探案宇宙”只是国产推理电影的开始,最后奉上一张笔者整理的“中国推理电影”片单。

聊斋新传之画皮人
剧情

聊斋新传之画

全新演绎聊斋故事

无名之辈
剧情

无名之辈

陈建斌的荒诞之旅

比得兔2:逃跑计划
动画

比得兔2:逃跑计

叛逆兔兔城市冒险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改变历史史诗战略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

女邻居
家庭

女邻居

孩子引发家庭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