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地主抢豪宅,暴军作奸,威尼斯评委都给奖的高能爽片

2020威尼斯电影节诞生不少话题之作。获最佳女主角的《女人的碎片》,让凡妮莎·柯比的“妊娠演技”为不少女性影迷喜爱;喜提金狮的《无依之地》,更将女导演赵婷屡次推上热搜榜。

擒获评委会大奖的墨西哥电影《新秩序》,以88分钟毫无尿点的惊悚感,成为不少影迷心头好。导演米歇尔·弗兰克用一则反乌托邦的警世恒言,让我们看到阶级冲突的惨烈,以及极权统治的恐怖。
本文有剧透。
1
故事发生在不远未来的墨西哥城中,一户富有的特权阶级家庭正在举办盛大婚礼,作为在政经领域颇有影响力的财阀,男主人借女儿玛丽安这场婚礼,达成自己三个目的:和权贵联姻,彰显显赫门第,为权钱交易打掩护。
所以婚礼中不乏达官贵人们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可在一派歌舞升平中,隐隐藏着不安和骚动。先是女主人看到卧室的水龙头内,淌着惨绿的水流;客人们不是迟到缺席,就是身上被泼绿漆,狼狈至极。
原来,离此不远的街道上,正发生平民暴乱。
恰在此时,老佣人罗兰多因妻子的疾病来到婚礼现场,他想找女主人借20万比索,用作紧急手术费。

面对老佣人的不断哀求,玛丽安一家三位成员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女主人假惺惺胡乱筹了三万多,打算搪塞敷衍;大儿子丹尼尔一脸不耐烦,随手掏出几千块,让老迈的罗兰多滚蛋;唯有心善的新娘玛丽安,放着自己婚礼不顾,和仆人菲利普一起,赶赴罗兰多家中,打算用信用卡拯救老佣人。
而暴乱恰恰发生在玛丽安走后不久。
此时,衣衫褴褛、满腔愤怒的贫民齐刷刷围攻着男主人家。烧杀抢掠,如同打土豪、分田地一般,这些对富人、特权阶级充满憎恶的下层民众及原住民,巴不得将眼前这些光鲜亮丽的少爷小姐生吞活剥。

善良的玛丽安能逃过一劫吗?她的厄运才刚开始。
当天夜间,政府军将暴乱平息后,几位遮面的士兵假借“遣送回家”之名,将玛丽安带到一处监狱。

这里关押的都是富家小姐和少爷,纷纷被扒下衣服,金银首饰及名贵手表悉数落入士兵之手。
原来,士兵利用社会不安,暗中勒索富人。军队高管们一边明面上对刚被洗劫伤害的财阀安抚,一边却私下指使兵卒绑架其子女。
不仅如此,这些穷凶极恶的士兵比暴民还残忍,暴民只是掠夺财富、惩处恶绅;而士兵们对这些富家子弟无所不用其极,奸淫、电击、凌辱、打骂,毫不把他们当人看待。

影片最后,并没有什么光明结局。玛丽安被军队利用后遭枪毙,而男主人一家仅剩的几位成员,泄愤般看着作为替罪羊的平民们被吊死。
正义从未降临,愤怒从未消弭。
2
从本片第一个部分婚礼便不难看出导演弗兰克想表达的,借上层阶级最张扬外露的时刻,展现贫富差距以及阶级间的对立。
婚礼中,女主人不断从宾客手中接过丰厚礼金,然后藏到保险柜里。这一桥段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为突显男主人在女儿婚礼上进行肮脏的权钱交易,其利欲熏心顿显;二是为佣人罗兰多借钱埋下伏笔。

所以当我们看到女主人分明家有巨款,却对20万比索(汇算成人民币约62000元)斤斤计较,托口没现金时,能立即感受她的悭吝狠心。她甚至在临走前说了句:如果你明天过来,我可能会有些办法,今天结婚哪有时间呢?
可讽刺的是,罗兰多的妻子此时命悬一线,亟待救治,哪还能挑日子!?富人言辞的轻佻随意,穷人现状的困顿无望,在此被淋漓对比。
这也是为什么全片虽对暴乱成因毫无描述,可我们却并不困惑。

到影片后半截,阶级冲突渐渐消散,极权统治下的黑色恐怖开始渐显,片名“新秩序”也由此建构。
在这个全新秩序中,军政府虽然不变,但他们所攫取的利益却多得多。这些上层军官,先利用贫富冲突,放任贫民对富人们打砸抢烧,之后,通过剿杀暴动贫民,将后者抢夺的财富统统收缴;
最后,暗中绑架上层富豪子女,威胁勒索一番。等事情办完,便把所有罪名推到无辜贫民头上,让他们做替罪羊。

这套掠取财富的骚操作,你丝毫看不出破绽。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统统被当权者拿捏得死死的。
当善良、邪恶、权贵、贫民、暴力、和平统统跪倒在极权者面前时,我们感到深深的无望,这是《新秩序》的最大震撼。

3
而这种看似离我们很远的故事,在导演弗兰克看来却很易发生。他自己便是墨西哥特权阶级的一员,每天都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丝毫不用为柴米油盐操半点心。
但他却骗不过自己的眼睛。据他所言,离自家豪宅不远处,就毗邻一座生存环境极差的贫民窟,这里有不少还在为基础物质需求担忧的贫困之人。

所以,他才拍摄这样一部充满预言性质的警示片。想防止最糟糕的未来发生,该反思现实的不合理。
可要拍这样一部杰作太不容易。除了穷奢极侈的婚礼盛典,还有城市街头被焚烧炸毁的惨状,以及无数群演制造的暴乱现场。这些场景呈现都得不小的投资。
弗兰克在筹资阶段举步维艰。很少有投资者能够理解《新秩序》的主题,这既不是一部热闹欢腾的墨西哥歌舞片,也非商业类型片模式的大众向电影。因此,弗兰克并没筹集到预期资金。

但弗兰克并没退缩,他认为或许再多资金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与其如此,不如就这仅有的预算,完成这部计划许久的作品。
好在本片最终完成后,令原先那帮投资者刮目相待,他们悉数认为这是一部上乘的影片,纷纷后悔当初投资过少。
显然,除了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们,《新秩序》照样能在普通观众中吃得开。

很多人将它和近年的经典获奖作品《寄生虫》、《小丑》相提并论,三者之间确实具有“阶级冲突”的共同主题,然而在叙事类型和影像质感上,《新秩序》更具独特的表达方式。
它并没有刻意营造什么,相反,它借由一场权贵们的婚礼,让这场暴乱展现的如此日常化,如此合理化,这才是看完后,后怕和脊梁骨发寒的缘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Movie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