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枫的这部哭片,很勇敢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阿呆
人丑还颜控的追星狗子在此
这几年,内地银幕上涌现了不少让人惊艳的女性导演作品。
而这些女性导演也用她们细腻独特的镜头,带领观众窥见了很多“刻板印象”之外的女性生活。
2019年,《送我上青云》公映,姚晨在其中饰演一位患癌的30岁单身女性。以这个独立有追求的女性形象为载体,导演滕丛丛在这部自导自演的作品中重新解读了一个在华语片里很少有正面形象的词汇——欲望。
黑色幽默的表皮下,导演讨论被妖魔化的“女性情欲”,也以看似荒谬的手法探讨生死这个永恒议题,贡献了近年国产片里对女性形象难得的视角和深度。
与《送我上青云》同时亮相上海电影节的《春潮》则受疫情影响,选择在2020年上线视频平台。
这部全女性创作班底、关注原生家庭影响的作品,通过一家三代女性角色,讨论家庭关系对女性成长的影响,也讨论社会环境对女性的苛求。它讲婚姻与家庭,也讲母女与亲情,一句出圈宣传语“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也引起无数共鸣。
领衔主演郝蕾则在《春潮》里呈现了大多数受原生家庭桎梏的女性的日常生活:她们通常会努力在原生家庭的伤害中寻觅缝合伤疤的可能,也总是在上一代的声嘶力竭中尽全力保护下一代。
再往前,还有刻画凶猛母女关系的《柔情史》、描写另类少女成长史的《过春天》、关注少女性侵案的《嘉年华》……
但遗憾的是,这些电影多是年轻导演们的长片处女作,资源有限,卡司也往往起用新人,对观众的吸引力常常有限,影响范围也难以拓宽。
这个清明档期,则终于有一部卡司亮眼的女性导演处女作公映。无论班底还是议题,它都太难得——
《我的姐姐》
话剧导演出身,《我的姐姐》是殷若昕执导的第一部院线长片,编剧游晓颖则已经凭借《相爱相亲》斩获37届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两人大学同专业同寝室,此番首度合作,讲述了一个关于“姐姐”的故事:
女孩安然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不被关爱地孤独长大。成年后父母又生了一个男孩,姐弟俩只见过寥寥数面,彼此十分陌生。
一场车祸致使父母猝然离世,抚养弟弟的责任突然落在姐姐肩上。
只是大学开始就独立生活的姐姐早已有了长远的目标:考研,离开家,去北京,过新生活。
在抚养弟弟的道德责任和遵从自我的人生规划之间,在亲戚朋友的游说逼视下,姐姐安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我的姐姐》的第一重惊喜,就是找来“国民妹妹”张子枫,来饰演这样一个独立倔强又身陷囹圄的姐姐。
童星出身,演技精湛,似乎是子枫在大多数观众心中的形象。
《快把我哥带走》之后,又以“彭昱畅妹妹”、“黄小厨女儿”的形象常驻综艺《向往的生活》,安静乖巧的子枫妹妹难免总是被当小妹妹对待。
这一次,未满20岁的张子枫挑战初入社会的成年女性角色,“国民妹妹”蜕变成姐姐,观众怎能不期待?
更何况,安然这个角色,要在原生家庭、职场等多重环境中承担姐姐、侄女、护士等多重社会身份,形象细腻,情绪复杂,以演技折服观众的妹妹如何诠释?
与子枫妹妹搭戏的,还有“舅舅”肖央、“姑妈”朱媛媛,和“男朋友”梁靖康等等优秀演员。
卡司之外,《我的姐姐》大胆的议题也颇受关注。
“重男轻女”,是个非常东方化、甚至非常中国式的词。这观念的形成,复杂且久远;它造成的影响,实在难以消除。
遗憾的是,长大的独生子女一代,提到“重男轻女”,想到的大多是遥远的深山、贫困的家境、文化的匮乏……
《我的姐姐》则用一个发生在此时此刻、发生在繁华都市的故事告诉我们,身陷困境的女性就在我们身边。
故事里的安然作为女儿出生,迎接她的却是父母的失望。
预告片里,父母为了再生一个小孩,甚至强迫年幼的安然假装残疾以取得二胎资格。
如此长大的安然在高考前夕遭遇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己填报的北京临床医学专业,被父母偷偷改成了家乡的护理专业,理由是“女孩子,早点赚钱养家”。
“普普”王圣迪饰演幼年安然
崩溃的安然开始打工赚钱供自己读大学,并下定决心考研去北京,逃离这个让人窒息的原生家庭。
葬礼上没有流一滴泪、拒绝抚养弟弟,安然做出的每个选择都是对命运的反抗。
《我的姐姐》更尖锐的地方在于,它还在故事里设置了另一个“姐姐”的形象——安然的姑妈,安然那个重男轻女的父亲的姐姐(朱媛媛 饰)。
在“重男轻女”思想压迫下成长起来的两代女性,会说明很多问题。
比如源头:
姑妈从小听到最多的话,是安然奶奶说“我什么都要优先我儿子来,你就不要想了”,于是姑妈从小被迫奉献,读大学的机会让给弟弟,养家糊口扛在自己肩上,口头禅是“长姐如母”。
这思想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无数女性被“姐姐”的身份困住,被迫成为被人口中的“扶弟魔”,茫茫然接受所有不公的待遇,对所有被剥夺的权利保持沉默,无从反抗,无法挣脱。
比如进步:
电影里,姑妈总对安然说“你是当姐姐的嘛”,但安然则坚定着,“我不能为他(弟弟)放弃更多了”。
把这看似“理所当然”的荒诞观念推翻,女孩子们终于开始把自己放在自己的世界中央。如果说姑妈代表着过去数千年里被“姐姐”困住的女性形象,那么好欣慰,我们的银幕上出现了安然这样独立自由、为自己活的姐姐。
而我们的身边,也终于有越来越多的姐姐们在现实中努力活出自己。
比如女性对女性的支撑:
姑妈抚养安然长大,也为安然撑起了方寸自由呼吸的空间。幕后花絮里,姑妈与姐姐两代被“重男轻女”思想困住的女性的一段对话,看哭了拍摄现场所有人。
至于她们说了什么,大家记得带着纸巾去看。
一直以来,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都是正视它。
对于“重男轻女”这糟粕思想,对女性群体遭遇的种种困境,《我的姐姐》或许就是一个正视它的机会。
就像子枫妹妹在推广曲《举镜子的女孩》中唱到:黑暗中的那个她仍独自抵抗,不能放下疲惫肩膀,也没有人站在身旁,举镜子的女孩该被谁照亮?
《我的姐姐》如此难得,小万只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成为照亮女孩们的一面镜子,吸引更多人站在她们的身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阿呆往期文章
贾玲自编自导自演,猛戳泪点!
吵了7年,热搜一直不掉
看刘德华新片,要拿着放大镜找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