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速度与激情》系列能持续火爆20年?
在《速度与激情》未上映的时候,环球影业一定想不到这个系列会持续卖座20年。第一部《速度与激情》成本仅为3800万,当时环球并不看好这个系列,将该系列定位为B类制作类型片,因此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但没有想到的是,电影的上映引起了北美票房“风暴”,席卷1.45亿美金,全球票房突破2亿美元,翻了6倍之多,成为当年全球电影市场最强一匹黑马。
时至今日,《速度与激情》系列已上映10部电影,揽收票房超过75.96亿美元。美国洛杉矶飙车亚文化,跟着电影一起,走遍了全球。
《速度与激情》第一部爆火
提到《速度与激情》系列,洛杉矶是一个躲不开的名字。在美国洛杉矶的街头,赛车在街上飞驰的声音是这里的人们睡眠的安魂曲。每到夜幕降临,数以千计的飙车党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奔涌而出,汇集到一起,正式开始了他们的生活。这些飙车手的职业不一而足,有些是白领,有些是店员,还有些是工人,而更多的是职业赛车手。他们开着玛莎拉蒂、兰博基尼、丰田飞驰在洛杉矶的大街小巷,引起街头观赛者的围观和惊叹。
洛杉矶“飙车族”
去年在疫情期间,即使面临着感染的压力,洛杉矶的人依旧没有放弃对飙车的热爱。年轻人依然不顾“居家防疫”的命令,在街头围观飙车党表演原地漂移和飙车的比赛,导致了确认人数的激增。但这就是洛杉矶的汽车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洛杉矶人的骨髓中。
电影《速度与激情》正是扎根于这片热爱汽车文化的热土,以电影作为传播的载体,将文化带到了全世界,一时间“飙车”文化火遍了全球,顺便带红了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两位男主角。由默默无闻到好莱坞当红炸子鸡,两位演员和“速激”系列一起,一口气红了二十年。第一部的票房不是全系列最好的,但作为系列的开端,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开始。
《速度与激情1》
《速度与激情》在全世界走红的原因,无非两点。第一,电影提取了“飙车文化”中最具有商业性的气质——燃。电影拍摄了大量的飙车场景,以小成本营造出色的视觉效果对本土文化进行全方位商业包装,实现了美国本土文化的全方位升级。围绕着“飙车文化”这一文化,电影设计了险象环生的动作场面、轰隆隆的爆炸场景,惊险刺激程度一环更比一环强。第二,扎实的剧本也是全系列电影第一部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剧本的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洛杉矶飙车党”这一群体的生活细节,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引发共鸣的原因,他明显让人感受到了一股民间文化的气质,这就让电影多了几分“地气儿”。
《速度与激情》第一部的成功,为后面九部电影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同时奠定了整个系列狂野的民间气质。从此,“速激”成为了好莱坞在全球市场最强力的吸金机器之一。
在经历了《速度与激情》第一部的成功之后,环球影业尝到了甜头,从第二部开始追加了投资到7600万美元,制作规格全方位升级,但范·迪塞尔的缺席令影片有了不小的遗憾。传说原因是范·迪塞尔的《极限特工》大红大紫,令演员片酬上涨超出了制作预算,无奈只能让保罗·沃克独挑大梁。
相对于第一部来讲,第二部的飙车场面更精彩刺激,视觉升级十分明显。但范·迪塞尔作为该系列最大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其缺席令系列忠实粉丝观感锐减。但是即使如此,票房依然有所抬升,全球票房2.36亿再次证明了这个系列的号召力。
而到了系列的第三集,环球影业看到了该系列的长远潜质,又将投资又增加到了8500万美元。但保罗·沃克和范·迪塞尔的双双缺席,则让该系列的票房一路跌到了谷底,北美票房仅仅6215万美元,全球票房仅为1.5亿美元,赔了个底儿掉。
《速度与激情3:东京漂移》
第四部开始筹备的时候,环球影业长了记性,没有追加投资,而是将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双双召回,保持了一个系列气质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影片上映首周便在本土取得了7520万美元的好成绩,全球票房最终达到3.6亿美元。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范·迪塞尔在该系列影片中第一次担任制片人,其身份与地位都与演员有所不同,得到了相当大的抬升。显然,环球影业与范·迪塞尔之间,重新谈妥了新的合作形式。从第四部开始,范·迪塞尔便以“制片人+演员”的身份继续掌控着这个系列的后续推进。
之后的《速度与激情5、6》,环球影业继续追加投资。而在范·迪塞尔、保罗·沃克、查理兹·塞隆、巨石强森、杰森·斯坦森等人气演员的强力支持下,“速激”系列的阵容越来越强大,制作规格越来越高。伴着这样的变化,该系列票房也一路飙升,第五部攻破6亿美元大关。后三部中,环球影业的操作方式是将演员和系列电影深度绑定,不再频繁的更换团队,这给系列电影带来了相当稳定的观众群体,增强了粉丝粘度。
保罗·沃克
纵观全系列,除了越来越劲爆的飙车场面之外,扎实的故事和统一的人物形象,是这个系列的制胜法宝。人气系列电影不要轻易改头换面,是“速激”系列开发的整个过程留给我们的成功经验,也是失败的教训。
范·迪塞尔
在以飙车和毁车为招牌的“速激”系列中,环球影业依旧没有忘记与原本依托的“飙车”文化深度连接。从第一部的三菱日蚀、丰田supra、法拉利355、马自达RX7 FD3S,到第五部的雷克萨斯Lexus LFA、保时捷 911 GT3,再到第八部的捷豹F-Type,该系列对于核心元素——车,始终保持着快速的更新。环球影业总能够找到与最新车型连接的办法,不断地为电影最重要的观众“飙车族”提供新的感官刺激点。这也是该系列能够长久火爆下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保持着对观众、对市场的高度关注,同时给核心观众提供他们想看的最新内容,视觉刺激方面永远保持着很高的新鲜度。这就让该系列把握住了最核心的观众群体,建立起了超高的粉丝粘度。
对于系列电影来讲,保持对粉丝的忠诚度,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得多。这个道理,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中,得到了印证。
2013年,保罗·沃克在拍摄《速度与激情7》的过程中因车祸去世,引起了整个系列的大地震。人们将《速度与激情7》视作是保罗·沃克生前最后的遗作,纷纷到影院悼念这位电影的灵魂人物。影片在中国大陆收获24亿票房,成为当年引进片冠军,同时全球票房15.1亿美元,创下了该系列新高。
《速度与激情7》保罗·沃克最后一瞥
人们在纪念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该系列下一步该如何铺展。
系列第八部的上映,再次将电影一锤定音。虽然少了保罗·沃克这个灵魂人物,但是全新升级的飙车场面和原班人马的悉数回归,特别是查理兹·塞隆这一高智商人气反派的回归,令电影的质量不降反升,正反两方之间又碰出了新的火花。
查理·兹塞隆饰演的大反派
之后,环球影业又火速开发了《速度与激情外传》和《速度与激情9》两部电影。截止至当前,《速度与激情9》首映日累计票房已经突破2亿,足以证明这个系列在内地市场强大的吸金能力。
创新,是这个系列经久不衰的动力。从第一部到第八部,该系列持续的优秀表现证明了这一点。
《速度与激情》系列华裔导演林诣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