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教日月换新天》:政论情怀,故事表达
《敢教日月换新天》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示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过全流程、全领域、全渠道的传播路径,让更多观众领略节目“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精神内涵。
作者:李岚
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原文有删编)
“无数个你们站出来,才有无数个我们站起来。”
“无数个你们敢去相信明天,才换来无数个我们日新月异的今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取自毛泽东诗词《七律·到韶山》,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以24集的篇幅回溯了中国共产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李大钊、向警予、陈树湘、刘胡兰、雷锋、焦裕禄、林俊德、黄文秀等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创作理念上求实创新,突出“政论情怀、故事表达”
《敢教日月换新天》突出“政论情怀、故事表达”的风格,运用宏大叙事与重点阐释相结合的手法,对历史事件的阐释,从当代视点切入,着重展现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的深远影响,增强了历史和现实的勾连感,更有助于观众从自己熟悉的时空情境中去理解历史事件本身。
同时,节目注重挖掘新鲜素材和感人故事,注重做好对青少年的传播。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语言,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关注焦点和认知习惯,改进宣传宣讲的角度和姿态。
如《中流砥柱》讲述新四军第三师所属四连82位战士全部战死,刘老庄乡亲们挑出82个子弟接替烈士,组建起新的四连——“刘老庄连”;《复兴之梦》展现民族复兴之路上中国女排精神激励着每一个追梦人,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勉励着每一个年轻人;《千秋伟业》把民族伟大复兴比喻为“一场接力跑”,党领导人民跑出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4K/8K+AI,呈现百年大党壮美史诗画卷
《敢教日月换新天》从浩瀚的资料库中挖掘令人震撼的珍贵影像,汇集了大量人民群众、英模人物、革命者亲属、历史当事人、知名学者和外国专家的采访资料,极富历史感和时代感。
在创作方法上,《敢教日月换新天》以珍贵的影像资料为体,丰富的个人口述记忆为用,辅以能帮助观众构建历史想象空间的文物资料、照片、动画、剧情影片片段、革命遗址实拍以及油画、木刻等艺术形式,从多个维度构建了强情节性的故事叙述方式,也构成了立体蒙太奇等视觉效果。

4K超高清三维动画展示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中国共产党早期成立情况。
国家博物馆的001号展品——杀害李大钊等革命志士用的绞刑架,让人知道何为“牺牲”何为“就义”;油画——《请历史记住他们》,23位“两弹一星元勋”的群像,让人感受到他们的事业惊天动地;铁人王进喜与工人们跳进油田的影像,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的发言,雷锋的演讲录音……
此外,还有高铁飞驰、“蛟龙”探海、神舟飞天、“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这种跨越时空的共同见证,实现了文献片美学从理性阐述到感性叙述的转换,达成了文献片理论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统一。
在整个专题片的创作中,摄制组分赴25个省(区、市),用了45天,重走了200多个场景,拍摄了4000多个航拍镜头和20000多个地面镜头。技术团队构建了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新时代四个不同时期的三维虚拟摄影棚,视觉整合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使用4K超高清拍摄手段,部分使用8K超高清拍摄手段,引入了人工智能(AI)影像修复技术,制作了500多场长达126分钟的4K超高清三维动画,呈现了百年大党的壮美史诗画卷,深刻发挥内容与科技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驱动作用。

4K超高清三维动画展示红军长征路线。
全流程、全领域、全渠道融合传播
《敢教日月换新天》节目主创和运营团队充分运用媒体融合的战略思想和互联网思维创新宣发机制,形成创作策划、内容拍摄与全媒体传播一体化融合新模式。
《敢教日月换新天》24集正片在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云听内先于大屏2小时播出正片,真正实现“先网后台、移动优先”。同时围绕正片推出了一批层次丰富、内容多彩的碎片化的融媒体产品,通过跨平台传播策略,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成就了亮眼传播效果。
其中,《敢教日月换新天》主宣传片聚焦片名中“敢”和“换”两个动词,以青年演员吴磊为代表的当代年轻人视角,通过参观展馆的形式,将受众带入到历史场景,见证时代的进步,年轻态的表现形式高度凝练节目内容价值和精神价值。

百集口述历史短视频通过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亲历者的口述故事,忠实记录并还原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亲历者中既有新中国元勋的家属、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前往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有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重大政策制度制定的参与者、有改革开放港澳回归的见证者、还有新时代各行业的奋斗者,他们从不同视角出发,用生动、鲜活的口述表达,为观众讲述了一个个真实而鲜为人知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敢教日月换新天——主播说》是在每天正片播出前推出竖屏短视频,由康辉、朱广权、龙洋、王冰冰等知名总台主持人、记者出镜解说。主播们以年轻化、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紧密结合重大事件与热点话题,配合纪录片中的影像资料梳理节目重点亮点、讲述背后的小故事。包括五四运动、长征精神、医改、脱贫攻坚等。有趣、有料的声效语态和情感动员能力吸引了很多网络视听用户。
新国风歌曲MV《敢教日月换新天》由b站原创歌手创作,歌词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华与家国情怀,曲调将中国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歌曲“高燃”,契合“Z世代”年轻用户喜好,在B站进行首发后,带动了年轻用户的强烈民族自豪感。

另外,去中心化生产模式下的个性化内容通过个体表达形成群体共鸣,如在社交媒体上设置具有互动性的话题和问题,引发用户广泛关注和讨论,形成裂变式传播,既传播节目本身,也传递其所表达的“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精神内涵。
《敢教日月换新天》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示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彰显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突出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
编辑 | 宁雅虹 随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