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号

《最后一个店铺》:店铺小生意,人生大舞台

时间:2021.07.1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广电时评

寻找并聚焦一家家“最后的店铺”,纪录片《最后一个店铺》讲述了一群普通人关于梦想、现实与爱的温情故事,由此传递出朴素的人生道理。

作者:时统宇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店”是我们生活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或许,在日常某一瞬间,我们会想起从儿时就开始的对“店”的第一印象——它是第一次能帮母亲打酱油的副食店,是第一次拿着自己省吃俭用的零钱买下一本盼望已久的小人书的书店,更可能是第一次像小大人一样气喘吁吁地背回一个月口粮的粮店……

在没有网店的时代,千姿百态的实体店,构成了几代人童年和少年乐趣和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此为创作出发点,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片频道出品的六集纪录片《最后一个店铺》寻找并聚焦一家家“最后的店铺”。节目选择了六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聚焦六个不同行业中,六家在坚持与放弃边缘徘徊的“最后一个店铺”,讲述了一群普通人关于梦想、现实与爱的温情故事。

这些店铺的存在本身充满了怀旧的亲切感,又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江海中,变化出不同的经营形态。如拍摄合肥最后一家旧书店的导演在手记中所言:“无论世界跑得多快,无论媒介如何更新,总是有这样一群人,要在旧书的小天地里寻找乐趣;就在这个仅有几平方米的空间里,他们有人偶遇了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知己,有人发现了多年未见的孤本,甚至有人找到了带着亲笔签名的过世父亲的书,在店里泣不成声……”。

 

《最后一个店铺》给了观众一个发现美的独特视角——在环境逼仄的小店铺里寻找乐趣的人,是仍然对纸质书特别是对旧版书情有独钟的一群人,是花一块钱就可以痛饮一碗水酒就心满意足的一群人,是痴迷于只有在谍战剧里才能看到的对留声机才能放出的黑胶唱片如痴如醉的一群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人”,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这些“最后一个店铺”,店主和顾客形成了一种依存关系,他们互相支撑、报团取暖,不仅延续着这些老店的生命,也让观众重温旧时记忆,发出见证时代更迭的慨叹。而这些最后店铺的“小老板”,则在坚持和坚守中不仅找到了存在感,且充满幸福感。

片中,这些“最后一个店铺”的掌门人们都有着别样的人生体验——成都连环画之家的店主,从不后悔当年没买房子而是把钱都花在一屋子的连环画上;重庆沙龙相机维修部的小老板,津津乐道的是他修的还用胶片的老相机“只要损失一台世界上就少了一台”;广州濑粉店的店主,把自己的小本经营看成是中国城市的一种记忆……他们坚持的理由实际上很简单:小小店铺的前世今生既有意思,更有意义。

看起来日渐边缘的“最后一个店铺”,店主其实是守望者——守望着一种行业曾经的辉煌,守望着一座城市不应该忘却的记忆,也守望着自己的内心的召唤——干自己喜欢的事。纪录片揭示了一个意义: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可谓“店铺小生意,人生大舞台”。

 

《最后一个店铺》讲述了身边普通人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看,主创正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对社会、历史和人生做出的发人深省的展示和启示:普通人的欢乐与忧伤、希冀与失望、抗争与无奈、光荣与梦想……无不构成了“人的启示”的真实画面,从而给人们以独特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观照。

编辑 | 徐蕾 朱晓乐

维和防暴队
动作

维和防暴队

维和警察热血集结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湘西剿匪记(下)
战争

湘西剿匪记(下)

军民一心抗击匪患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淮海

抗战经典淮海战役

合成人
科幻

合成人

大脑移植合成奇人

无人区
犯罪

无人区

徐峥黄渤生死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