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爆冷:一场小众文化对大众审美的失败挑战
这是鲜喵的第 1715篇吐血原创
时值奥运月,东京奥运会各项赛事成了牵动全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头等大事。
可甫一开场,2020东京奥运会就用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开幕式表演,震撼了全世界观众。
“风格可以接地气,不能接地府”、“艺术不分国界,但分阴阳两界”……一时间,差评如潮。
一场时隔五年、备受期待的世界级奥运会开幕式,居然闹成了一场世界级的笑柄,民族小众文化与世界大众审美之间,真的无法平衡吗?
经历过2020年初逐步蔓延到全世界的新冠疫情,原定于2020暑期的日本东京奥运会也不得不顺延到2021年。东京奥组委宣布,将再度大幅增加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的预算,从130亿日元增加到165亿日元(约1.59亿美元),增幅达26.9%,总额超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
长时间神秘感累积、东京奥组委的自信态度,更加拉高了观众对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期待值,这样一场向全世界展示国家精神风貌的顶级盛会,日本将呈现出怎样一个优质的表演舞台?
近三十年历届奥运会预算与超支金额对比
结果8月23日开幕式播出,差评铺天盖地。
这场表演以一颗种子的诞生为起点,衔接一段跑步机现代舞,展现历经挫折、迷茫后重新出发的运动员精神。
紧接着,日本演员森山未来上演了一段特别的个人独舞,全身涂白、翻滚挣扎,表达对新冠疫情中逝去生命的哀思。
此外,还有江户时代木工匠人精神与现代踢踏舞的结合表演、传统歌舞伎文化与当代爵士钢琴的结合舞台、无人机灯光秀、日本传统节目《超级变变变》衍生的奥运图标现场还原等表演形式。
东奥开幕式导演称,表演主题加入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元素,展现人类的救赎与复活,所以用到许多哀伤、寂静的表演风格,表达对已逝去民众的默哀。
也有了解日本文化的网友分析,这是古日本特有的“枯山水”艺术,展现了质朴、枯寂、哀而不伤的原始文化“物哀之美”,虽然小众,但并不流俗。
可开幕式播出后,放眼全世界网友反馈,差评都以压倒式姿态盖过了好评。
尤其日本本国网友,对东奥开幕式的吐槽格外猛烈。认为这场表演在“主题性、故事性、艺术性”三个衡量层面全都不沾边,又土又丧又寒酸,一些节目甚至吓到了家里的小朋友,整体撑死算是日本中学文化祭的水平。
筹备五年,只拿出这样水准的开幕式表演呈现给全世界观众,这让大家觉得非常羞耻、失望、生气。
日本网友点评东奥会开幕式
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甚至直接在电视节目中公开犀利评论东奥开幕式,要求奥组委还钱,交了那么多税就办成这样,是让自己丢脸到以后都不敢出国的程度。
“过几年再回头看的话,就知道日本有多蠢了。”
北野武这段点评,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支持与认可,
这在近二十年奥运会进程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情况。
这样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很诧异,要知道,五年前2016里约奥运会上的作为预告出现的“东京八分钟”效果十分惊艳,这也是全球观众格外关注2020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原因之一。
“东京八分钟”选用了许多极具代表性的日本元素,风靡全世界的动漫元素如皮卡丘、哆啦A梦、超级马里奥等与运动元素相结合,用最前沿的AR技术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赛博朋克里的日本红也十分惊艳,民族与现代的碰撞,完美兼顾了热血、美感、科技感与未来感。
日本著名女性音乐家稚名林檎的配乐,也很有艺术性地融合了所有元素,把“东京八分钟”制作成一个流畅的整体。
所以,为什么如此精彩的“预告片”,最后居然呈现出一个画风完全不同的正式作品?
一定程度上,这与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幕后团队几经更迭有关。
2019年,曾参与设计惊艳全世界“东京八分钟”的女性艺术家Mikiko率团队拿下冬奥会开幕式设计资格,她的提案延续了预告片里“动画、游戏+科技感编舞、CG特效”风格,巧妙结合日本特色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感,朝气蓬勃。
但时任东京奥组委主席的日本政客森喜朗对她的提案有诸多意见,认为不该让一个女性主导奥运会开幕式这样的大事件,还联络了与日本政治界交往频密的广告公司-电通公司,联合对Mikiko团队施压,要求改动提案,被Mikiko拒绝。
2020年3月,日本因疫情宣布奥运会延期一年举办。在这个过程中,森喜朗任命电通公司的广告导演佐佐木宏成为新任东奥会总导演,联合起来对Mikiko团队成员进行了侮辱、打压等行为,导致Mikiko团队多名成员退出,最后干脆组建新团队,彻底架空Mikiko老师。
2020年11月,Mikiko退出东奥会导演组,今年3月,发文公开了这些事。
在此之前,东奥组委会主席森喜朗因发表“拒绝女性加入议员理事会”等涉嫌歧视女性言论,被迫辞职。
同时,佐佐木宏被曝光曾打算让日本著名搞笑艺人渡边直美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扮演“奥林匹克猪”等言论,引起巨大争议,被迫引咎辞职。
据称,因为国际奥委会更欣赏Mikiko老师的开幕式提案,佐佐木宏还在Mikiko辞职后,擅自拼接了她的创意作品,用在自己的提案里。
事件曝光后,为“东京八分钟”配乐的音乐家稚名林檎被激怒,彻底退出了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制作组。
几经辗转,几次打散又重组的东奥会导演组,最终还是采用了佐佐木宏版本,在正式表演前一周才确定最终版,也就是现在这场“凌乱又寒碜”的东奥会开幕式。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政治因素的横加干预,直接导致了此次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惨淡收场。
渡边直美
抛开团队更迭背后的政治因素,只分析此次东奥会开幕式呈现的日式表演,也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正如部分日本网友所评价的,“太小众,看不懂。”
奥运会是一场世界级盛事,世界给了一个国家展示自我的舞台,国家如何能在开闭幕式等表演里融入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内涵、精神风貌,同时与世界审美之间做好沟通平衡,就是重中之重。
在这方面做到极端的,一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最顶级的盛世繁华震撼了全世界观众。
“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演变、传统戏曲、丝绸之路,各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象汇聚成一幅巨大的“千里江山图”,流光溢彩,视觉冲击满分。
随后画面由古到今、聚焦当下,展现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图景。再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归一的太极表演,众位演员在多媒体液晶“地球”上携手行走,完美表达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
自始至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都很注重表演的完整性与大众性,据报道,提案里曾包括一段中国皮影戏表演,但因为这段表演在国际友人理解层面有些晦涩,就被删掉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真正把“大众审美”做到了极致。
另一个“小众审美”的极致,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
作为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对奥利匹克精神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的开幕式表演没有格外强调壮观、宏大与高投资,而是无限还原了本民族对奥林匹克最初的定义。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选用了爱琴海、圣火五环、半人马、星宿、人体雕塑、橄榄树等极具希腊文明特色的元素,诸神降临人间,力量、美感、圣洁与震撼,交织成瑰丽浪漫的希腊神话。
希腊用这样一场表演证明,“小众”不等于艺术审美缺失,民族的一样可以做成世界的。
相对于这些各具风格的精彩开幕式,此次东京奥运会开幕式选用的日本元素就有些失衡。
放着真正具备全民性的日本动漫、任天堂游戏等元素不用,反而采用了相对小众的“枯山水”文化、江户时代木工等不易被大众接受的意象,缺失了奥运会所需要的积极向上元气风格。
而大众相对熟知的“日本艺伎”元素,又偏偏采用了偏冷门的暗黑风格演绎,与之搭配的爵士钢琴风格也并不完全融合,产生了一种各自为政的割裂感。
当然,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也不全是差评,表演后期用人物模拟各项奥运运动图标的“超级变变变”环节就引起各国观众赞叹,没想到小时候经常关注的节目以这种方式重新出现,很有创意。
可惜这样“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节目类型,在冬奥会开幕式整体凌乱表演里,只是昙花一现。
精彩的奥运会开幕式可以最大限度宣传本国文化,联动各项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元素,形成本国专属的“奥运IP”,吸引全世界观众的友好交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做到了这样的IP价值,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的等文化底蕴,大幅增加2008-疫情前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旅游输入,至今仍为全世界观众津津乐道。
而此次东京奥运会用史上最高的预算,做出近三十年来收视率最低的开幕式表演,如今泛滥的差评,也基本断绝了开幕式往国家级IP发展的通路,很难产出二度开发的价值。
日本这样的“前车之鉴”,希望再也不要引来其他国家的“后车之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