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笑尿,30年前的国产喜剧,豆瓣8.5太低了
文 | 十点电影原创
大家注意到没?
自从徐峥的《泰囧》为国产喜剧市场闯出一片天之后。
后续的跟风作就越来越扑街了。
今天,老妹儿给大家找了部三十年前的搞笑电影,咱们来追溯追溯,老一辈喜剧人是怎么创作的——
咱们的男主陈二小是个负责“白事”的干部,简单来说,就是反对以前的土葬,鼓励大家火葬。
家里的老母亲是个坚定的土葬主义者,他舅舅可倒好,直接干白事丧葬,从中牟利。
他舅舅为了撺掇老母亲土葬,找了个算命的,告诉她,地下的老头子找了个小三,这几天之内要是不去阎王爷那边报名(假死糊弄就成),小三就替了她。
这瞎话也能信?
信得很。
算命的整了个游戏机,玩了两把俄罗斯方块,发出“死啦死啦”(其实是游戏失败)的声音,说这就是“上天旨意”。高科技加持,信任度拉满,像不像在网上测塔罗牌的你。
正好,老太太还可以测一下二小的孝心,会不会违她的愿把她火葬。
二小真就打算火葬。
被他大姐一拳打翻。
大姐,灭霸原型。
他大姐可是老太太忠实的维护者,之前回家看她直接送了口棺材,乐得老太太抱着她直接好几口亲亲。
二小只好照办。
他领导不办了,“你一个干部,带头土葬,你敢。”
谁虎听谁的(谁敢惹大姐啊)。
这事儿就这么整了。
好家伙,不是不让摆吗?原来现在都改头换面成了公司。搞花圈的,弄纸钱的,换了个牌,继续整活儿。
不是要办出殡吗?行,什么都来一套。
直接花到了两万!(八十年代的两万什么概念大家想想)
大姐夫拿不出这么多,战术后仰,上演了一出人前翻脸人后“和好”的戏码。
二小晚上走到老太太跟前诉苦,表明自己的孝心,老太太听着直接也跟着哭起来,安慰儿子。
一时间分不出活了死了。
啥也不说了,送走老太太最后一程,以后就咬牙还债吧。
出殡当天,对面来了结婚的队伍,一时间,混乱一团,棺材直接飞起裂开。
老太太从棺材里“活”了过来,又因为死人的鞋带系着,大白天的,一蹦一蹦出来。
新郎os:我结婚闯鬼了
电视台正好在实况直播这场闹剧,还转播了二小的录像。
把这些个“换头”公司一举揭发。
“确实,折腾半天,费钱费力。”老太太乐呵乐呵坐着火葬的车跑了。
“等等,我妈还没死呢!”二小追着赶去。
作为一部喜剧,最重要的就是有喜剧包袱,不然乐呵啥。
制造喜剧效果,其实只需要让每个人站在他的角度上,不去思考别人在想什么就可以了。
误解和冲突就是这么产生的。
比如这段:
女婿听到还要投钱,支不住了,在这边脱口大骂。给老太太整醒了。“我好好睡着,你吵醒我,我多冤呢!”
驴头不对马嘴,幽默感应然而生。
共情这招儿也可以。
女婿哭不出来,假和尚一步步引他,被大姐抓个正着。
精神导师算是给你玩儿明白了。
还有一些小的喜剧梗,依靠台词反差形成笑料。
比如:
小孙子反驳二小,
“你为什么要烧奶奶,奶奶又不是烧鸡!”
老母亲一把搂住孙子,刚夸奖,小孙子又来一句,
“奶奶,烧您是不是和烧鸡一个味儿啊”。
好一个“母慈子孝”。
再比如:
老太太搁棺材里装死躺着,底下有人来哭丧。
结果红烧肉刚一上来立马切换情绪,坐那边抢着吃了两大碗。
老太太直接坐起痛骂“吃死你,等你将来死了,我也狠吃你去。”
这台词细节,哪里像拍电影,直接就是个农村老太太坐这儿拍纪录片了。
包袱笑点都有了,能不能演出来,就得考究演员功底了。
老太太谁?
赵丽蓉,知名电影、评剧、小品,b站女rapper,复古弄潮儿。
干啥啥都行。
一个冷知识,中国首位国际影后,不是大家熟知的巩皇,国际章,而是咱们的赵奶奶。
当年凭借《过年》一举拿下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陈佩斯,老喜剧人了。
九十年代的春晚,没他我笑不出来系列。
现在依旧活跃在b站用户的下饭日常里。
魏宗万老师——
94版《三国演义》里的司马懿。
还有《三毛从军记》,经典童年回忆。
这剧里还有年轻时的苏大强,同时也是2010年版《三国》中的司马懿——
大红老师,咱年轻时这颜值……(咳咳 有待商榷)
他演一个怕老婆的女婿,这猥琐、懦懦弱弱的劲儿,谁不想掐两下。
值得一提的是,导致婚礼葬礼相撞的引路人神婆,是大家熟知的容嬷嬷——
李明启老师。
好家伙,各方神棍齐聚,演一出闹剧,场面差点无法收场。
收。
乱中有序就是此片最关键的核。
序是什么?
二小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推行新政策,却两难全。
经过这一系列的折腾,火葬的意义不言而喻。
其他情节,闹归闹,本质还是一部国家主流电影。
惊喜吧。
这才是真正的喜剧,寓教于乐。
土葬大办,其实满足的是面子。就像大姐说的那句“咱们孝顺了一辈子,不能临了让人说不孝”。
为了面子,有些农村甚至倾家荡产还高利贷,属实没必要。
笑也笑了,道理也明了了。
大家别忘记,之前做出殡道具的那帮人,摇身一变换了个公司名号。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虽然大方向都在前进,还是有些残余势力份子搞破坏。
潮流不可逆、应当向前进的决心,通过一个小人物的亲身遭遇,刻画得入木三分,又能以尖锐的眼光,看出这欣欣向荣、一片大好的背后,潜藏的一些涌动不安。
导演陈佩斯,这份辛辣独到的观察力,就俩字:绝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真正的喜剧,三分讥笑,三分讽刺,四分漫不经心。
全方位扫射,却又正中靶心。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游刃有余,力道正好。
影片像开了次上帝视角的审判,很难不去同情每一个人。
可以说,生活就是一出喜剧,其中的内核即为悲。
不过,还好有电影,可以在嬉笑怒骂中满足,继续活下去。
戳在看,好喜剧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