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疫情反弹即将清零,但电影行业还远没有做好准备
作者 / 坦克
连续两天,内地新增本土病例都控制到了个位数。
从一个月前南京机场疫情爆发,到两周之前扬州、河南、湖北、湖南、云南多点爆发,再到现如今疫情控制稳定,新增本土病例在10天之内急速下落。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中国内地也将在一周之内新增本土病例清零。或许两周后的9月初,全国中高风险地区个数将下跌至个位数。
然而,内地影市的复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变。
电影院依旧没有开门
疫情在逐渐缓解,每日的本土新增病例在迅速减少。然而与新增病例一样减少的,还有营业的电影院。
我们10天前,就曾经批评过这一现象,大量最近半年都没有新增任何本土病例的城市,都陆续关闭了电影院。而这种情况,最近有愈演愈烈之势。
我们也总结整理了最近20多天内地影院的营业情况。可以清晰的看出,从8月1日开始,电影院关门潮开始涌现,并且引发了各地纷纷效仿的链式反应。虽然在上周8月11日,中办、国办联发通知:除有法定依据,严禁地方政府要求特定区域或行业停产停业。然而这也只促成了石家庄等个别城市重新恢复营业,让影院营业率有了一个小反弹波动,但包括西安、哈尔滨、珠海在内的多数零疫情城市依旧保持封闭状态,并且越来越多的地级市、县级市县加入了关闭影院的大潮当中,最近一周影院的营业率依旧在持续下降。
而面对如此情形,越来越多的影院也选择了彻底关门歇业。然而,另一方面,在国家电影局的红头文件促进下,电影院的建设大潮依旧没有停止。从去年疫情爆发至今,影院一边在倒闭关门,另一边大量的新影院还在不断建设中,虽然单银幕票房产出越来越低,但是依旧有超过1000家新影院在最近一年来诞生。与2011-2015的影院黄金时代,新建影院2-3年就能收回成本不同,最近一年新增的影院,或许很难再没有商圈补贴房租的形势下生存了。
说好的进口片海呢?
即便《怒火·重案》越冲越勇,目前朝着10亿票房大关进发,然而已经上映近三周的该片,本周也显现出了疲态,本周连续三天大盘不到4000万,这也让8月暑期档变成了只有3、4月冷档期般的惨状。在国产片纷纷撤档躲避疫情的当下,还得需要进口片来扛起复工阶段的大旗。
上周二,迪士尼《夏日友晴天》确定定档,业界也传出了有关部门准备“开闸泄洪”,多部进口片也都传出了即将定档的消息。
然而,整整一周过去了。截止目前,依然也有且仅有《夏日友晴天》一部分账片确定了档期。8月27日待映的《混沌行走》,是一部口碑较差的买断批片,票房体量预测较低。而虽然《明日之战》《失控玩家》在今天确定过审即将引进,但真正等到官宣档期并正式公映,或许还要等到9月。
另外包括《密室逃生2》《特种部队:蛇眼起源》《丛林奇航》《蜜熊的音乐奇旅》《汪汪队立大功》《追忆迷局》等大量的好莱坞分账片,依旧处于积压状态。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直呼“看不懂”。
“如果按照往常,大盘低迷,肯定会有不少进口片空降救市的,之前不少微信群都在传一个10多部好莱坞影片待映的片单,虽然我感觉票房体量都没有很大,但是加起来卖个二三十亿还是没问题的,但是暑期档都快过完了,依旧不见大量进口片定档的影子,不知道要让我们等到什么时候。”一位影院经理向拍sir诉苦。
的确,按正常渠道来看,这些北美定档7-8月的好莱坞分账片,会在公映期前的2-3个月就会送审。这也是过去两年,大量进口分账片的内地档期能够同步甚至提前北美1-2周公映的原因。而考虑到最近一年好莱坞整体延期的大背景,进口片完片的时间节点会更提前,片方也会更早的送审,然而从5月积压到现在,排了十几部的好莱坞分账片,等着过审的队伍越来越长。
如果说过去的宏观调控,是“唯大盘论”,一切影片定档都以大盘持续稳定运行为主要目的,这也是不少进口片都能够见缝插针地提前北美公映的最大原因,这种情况虽然部分片方的利益会受到损害,但是票房大盘可以正常运转,影院也可以旱涝保收。而从今年开始,不仅仅审查收紧,所谓的“唯大盘论”也被打破,影院在“无片可放”和“地方政府一刀切关停影院”的双重逼迫下,要不艰难度日,要不失望关门转行。
行业不齐心,复工路漫漫
在刚刚过去的七夕档,虽然票房大盘仅有1.9亿,但《怒火·重案》单日破亿的现象也向我们证明了,尽管部分城市疫情反弹,但是观影依旧存在巨大的刚需。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长津湖》《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五个扑水的少年》等国产片,还是选择了撤档,不仅仅让大盘再度陷入冰点,并且也让电影行业恢复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见疫情有了反弹之势,就迅速撤档,就一定是明智之举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如果说《长津湖》拥有30亿+的票房预期,不想在多个省市影院没有开业的情况下公映;《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主打合家欢受众,青少年因为无法被疫苗覆盖而外出观影意愿被压制的话;那《五个扑水的少年》撤档在拍sir看来,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从《五个扑水的少年》连续两周的点映情况来看,该片拥有着相对不错的观众口碑,如果正常上映,在七夕当天至少会有4000-5000万+的票房入账,对比同档期《测谎人》《深爱》等口碑较差的影片,拥有着绝对的口碑与热度优势。而作为整个8月唯一的中等体量新片,该片的票房走势也不会差,最终票房也将达到3-5亿以上。但是目前来看,错过了最佳档期的该片,只能再寻觅一个档期并重启宣发了。
另外,在中国电影行业“危急存亡之秋”,行业内依旧存在着大量的害群之马,例如上映仅仅三天就突发撤档的《深爱》。把较差的口碑与票房表现,甩锅给疫情,并且还把已经被行业摒弃了一年半的“影院对抗疫有害论”再搬出来扰乱视听。考虑到影片的投资者大概率来自于对电影行业不太了解的民间,这种宣传对电影行业造成的恶劣影响,或许比想象更大。
有关部门“救市”不积极,片方为了追求票房的最大利益不舍得释放大体量影片上映导致大盘恶性循环,部分片方更是借机狂割普通投资者韭菜卷款跑路,而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影院营业率也在不断探底。希望全国大多数影院重新开业复工之后,中国电影行业能真正认识到复工一整年来我们走过的弯路。除了消杀卫生防疫工作之外,电影行业还远远没有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