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大浪潮中,在线音乐平台如何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
©镜像娱乐原创
文丨顾贞观
编辑丨张风屹
数字产业,已经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音乐也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展现出了自身的潜力。有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数字音乐市场整体收入达700亿元。近日,作为中国音乐行业的平台代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公布的Q2财报,也佐证了这一点。
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TME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达32.8%,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36.3%,同时,TME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6620万,同比增长40.6%,环比净增长为530万,为2016年以来单季最大净增长。从产业总收入和在线音乐平台财报,都可以窥见数字音乐的发展潜力。
对数字经济的分支数字音乐来说,未来要持续打开想象力和增长空间,离不开行业在内容宣发、音乐人扶持、产业生态完善上的突破。作为数字音乐产业中的关键一环,在线音乐平台过去多年基于市场环境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在当下的关键节点,在线音乐平台也在通过深化“服务者”的定位,来推动行业在多维度的破局。
今年6月,TME进行了成立五年以来规模最大的组织架构升级,将内容与平台视为重要的两个战略方向,“一体两翼,共同发展”。在生态资源的高度整合、对内容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下,未来TME对用户、音乐作品、音乐人、行业的服务都将持续进阶。
与时代并行的音乐宣发
“不是华语乐坛没有好歌,而是找好歌太难了,国内一年要上线几百万首新歌,这是什么概念?一天有近2万首新歌推出,在浩瀚无边的内容库里,好作品露头,大家找好歌比淘金还难。”一位独立音乐人曾向镜像娱乐道。
近几年,中国原创音乐内容的爆发式增长,对数字音乐提出了一个长线议题,即如何持续革新音乐宣发模式,让好音乐被更多用户听到、看到,这是数字音乐打开想象力和增长空间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其实,在线音乐平台从实体音像店、广播等传统渠道手中接棒宣传发行的使命后,就一直在探索互联网宣发的可能性。2014年,周杰伦的数字专辑《哎呦,不错哦》在TME旗下的QQ音乐上线,自此以后,数字专辑迅速得到普及和认可,而数专的出现,也打通了音乐数字化宣发之路。
数字化时代,音乐作品的展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此,在线音乐平台连接音乐作品与用户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现导致线下音乐演出暂歇,TME提前推出TME live,让高品质的线上演出成为了疫情期间乐迷与音乐人沟通的情感纽带,让因疫情而被迫分开的两边能够依托TME live再次相汇。更重要的是,TME live也为歌手和音乐人提供了特殊时期难得的“工作机会”。
线下演出逐渐复苏后,TME live很快进化为了全新的一站式宣发渠道。今年上半年,毛不易新专《幼鸟指南》上线时,便和TME live联合举行了专辑首唱会,首唱会上毛不易首度公开演唱了《幼鸟指南》中的六首歌曲,并讲述了专辑创作的心路历程。
TME live的推出,让音乐告别了过去单一的线上发行模式,得以在更具沉浸感的舞台上被演绎、被聆听、被读懂。
此外,在音乐与社交高度挂钩的当下,TME也开启了新的尝试。
“一体两翼”的战略升级,让TME音乐生态开始与腾讯系生态深度合作,首要合作对象便是微信。今年7月,微信支持更改来电铃声,TME旗下QQ音乐上的热门歌曲和视频号上的热门音源都成为了用户的铃声库;此外,通过QQ音乐的入口端,用户可以直接将歌曲跳转设置成为微信状态,当好友点击状态时,便可以实时听到这首状态歌曲。
微信朋友圈一直是音乐作品的安利阵地。如今,来电铃声和微信状态的可导入,再度强化了微信这一庞大流量池在音乐领域的“自来水宣发”能力,而TME也让音乐走出音乐平台,在拓宽使用场景的前提下为“推歌”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这种音乐与社交的融合,更能在私人化的兴趣分享过程中带动好音乐的破圈。
不管是数字专辑、TME live,还是QQ音乐与微信的联动,其实都是TME在不同的大环境下对音乐作品宣发体系的服务创新。可以说,TME一直在通过自身实践为行业输出宣发方法论。
服务音乐人的多层次需求
对华语乐坛以及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来说,它们需要源源不断得到好音乐的滋养,这也是乐迷们的需求。“一年上线百万首新歌”的背景下,市场不用再担心音乐作品出新迭代的速度和数量,而应该专注于如何保持生产力,并在此过程中提升音乐内容的质量。
而音乐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音乐人。因此,要打开数字音乐的想象力和增长空间,市场还要关注音乐人的创收和创作,为他们带来更广阔的成长和上升空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音乐人永远是音乐行业发展的永动机与未来。
近年来,TME旗下的腾讯音乐人平台,先后推出了亿元激励计划、音乐人广告计划等,来改善当代音乐人创收难的现状。其中,亿元激励计划将音乐人的分成比例从50%提升到了100%;而音乐人广告计划进一步开拓版权变现渠道,加入该计划后,音乐人的推荐广告收入最高可享受100%的分成。
除了上述计划,在TME,付费歌曲分成、数字专辑售卖、广告分成、伴奏分成、直播收入、巡演赞助、礼物打赏分成等都是原创音乐人的变现途径。
目前,平台财报和腾讯音乐人四周年交出的数据,都呈现了TME在音乐人扶持上的成果。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入驻腾讯音乐人的独立音乐人数量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而腾讯音乐人四周年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总收入过万的音乐人数翻了6倍,月收入过万的音乐人数翻了9倍。
从当下音乐人的生存现状来看,他们需要创收上的帮助,也更需要创作上的帮助,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则是“授人以渔”。
放眼全球音乐市场,国内音乐市场在创作能力上还是稍显薄弱,因此,整合平台生态和资源助力音乐人“修炼内功”,也是在线音乐平台的重要发力点。
今年年初,腾讯音乐人推出了“伯乐计划”,邀请陈克华、崔轼玄、高见等著名作词人,以及闻震、陈伟伦等大咖导师,从词、曲、编、混、录等音乐制作全过程,为从词曲创作大赛征集中脱颖而出的音乐人面对面指点迷津、授业解惑。在顶级制作人的指导和TME旗下三大音乐平台的全站式资源曝光助力下,“伯乐计划”最终孵化出了《反复无常》《临时存在》等热门歌曲。
当下华语乐坛不乏有潜力的音乐人,但这些新生代就如幼苗,是需要保驾护航的。洞察到这一点的TME,便通过“伯乐计划”等为新生代带来了全新的交互式创作场景,毕竟音乐创作从来不是闭门造车,音乐人只有在交流与碰撞中,才能不断提升创作技法与经验。
近几年,主流音乐平台都开始关注音乐人的生存环境,这是值得尊重的,但显然,行业还需有更多主体如TME般,看到音乐人在创作层面的深层次需求。
“一体两翼”战略升级后,TME音乐人生态的战略高度也持续提升。未来,TME不仅会大力挖掘并引入优质音乐人,也将在为音乐人提供全链服务的过程中,对创作扶持继续加码。
数字音乐时代,在线音乐平台要成为合格的“服务者”,就不能单纯扮演宣传发行方的角色。如今,从创作层面为音乐人搭建桥梁的TME也向外界证明了,在线音乐平台可以成为推动音乐人生产力的存在。
数字音乐产业的生态共创
立足数字音乐的长线发展来论,无论是好作品的出圈还是优质音乐人的成长,实则都依赖于产业生态的成熟度。在全球音乐市场,美国的音乐产业之所以发达,便在于它具有成熟的版权保护体系、音乐生产体系,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足够高。
产业生态就如万物生长的土壤,它的养分浓度决定了音乐作品和音乐人的上限。因此,要打开数字音乐的想象力和增长空间,归根结底还是要站在宏观产业的角度去思考,并通过革新真正推动新型产业生态的成型。
2020年,洞察到音乐人及更多行业从业者缺乏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的痛点后,TME推出了“TME音乐学堂平台”,并提出了“音乐+教育”的模式理念。成立至今,TME音乐学堂提供了包含产业洞察、音乐创作、音乐制作、运营推广、声乐表演、跨界音乐等在内的多元课程设置,业内所有对音乐心怀热忱但缺乏专业学习渠道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在这些课程中收获职业成长上的帮助。
如今,TME音乐学堂平台升级后,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头部音乐院校的合作也在加强。对国家以及各个行业的发展来说,“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是不变的宗旨,如今,在线音乐平台与音乐高校合作深耕音乐内容并培养人才,也将加快驱动音乐教育成为数字音乐发展的源动力。
产业生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囊括了创作变现、版权保护、人才孵化、工业体系搭建等方方面面,近几年TME服务行业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多点发力,步履未停。
内容共创,便是TME发力的核心之一。2020年,TME与Sony/ATV合作打造了“极星国际创作营计划”,邀请曾为Alessia Cara、安室奈美恵、Super Junior、鹿晗、张惠妹等各国艺人打造歌曲的十几位海外优秀制作人和词曲作者们,与国内多位歌手展开合作,共创优质音乐内容。通过深入与产业链上游合作,TME逐渐成为“好内容”背后的推手。
如今,内容共创也出现在了TME全新的内容业务线中,可见其战略地位被进一步提升。未来,“一体两翼”还将继续拓展内容共创的外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音频歌曲,未来TME还会在音乐视频、线上线下演出、音乐综艺等创新维度,为音乐人和行业提供支持。
在国内数字音乐产业链中,在线音乐平台一直被定位为中游宣传发行方,扮演着上游内容制造端与下游消费终端间载体的角色,但从TME在内容共创上的发力可以看出,在线音乐平台正在通过与内容源头的深度合作,来探索全新生产关系和产业协作模式,以此提升优质内容生产的效率和概率。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经济”作为关键词出现了七次,战略地位的高度提升,预示着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在“数字经济”的大浪潮中,数字音乐也承担着自己的历史使命,如今,在线音乐平台对“服务者”定位的不断深化,正在推动数字音乐加速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