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丨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
在视听影像中,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作者:饶文渊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一个是年轻,一个是胆子大”
……
正在上映的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聚焦71年前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通过不同时期参战老兵的讲述,呈现出他们曾经的热血青春,也还原了真实的战场。
有老兵回忆,曾看到梦想当手风琴家的战友却被流弹炸断右手,还有被炸伤双腿趴在战友背上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文艺女兵……
图片来源:系列预告片截图。
一场战争,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而他们用青春芳华乃至生命换来今日的山河无恙。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去年《为了和平》《英雄儿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金刚川》等一批主题作品涌现,带领观众共同致敬70年前那群“最可爱的人”。
今年一批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热血英雄故事的影视作品接连播映,让观众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
1月15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的纪录片《热的雪——伟大的抗美援朝》用历史影像,“重现”战争场景,以此来讲述中国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如何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全片通过六个主题,借助3D动画,重点解读了云山战斗、三所里战斗、长津湖之战、铁原战斗、上甘岭战役和金城战役六场抗美援朝战中的经典战例和战争线路。
同时,片中多次运用情景再现,根据回忆录和采访整理出的“人物独白”,将作品剧情属性和纪录片纪实属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为片中再现人物提供了“真实”的质感。
即将在十一档(9月30日)上映的电影《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
8月1日,CCTV6策划播出《军人的荣耀:电影<长津湖>八一特别节目》,以情境演绎、专家解读、人物访谈等方式,带领观众感受中国军人永不退缩、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致敬抗美援朝革命烈士,收获诸多关注。
影视作品带人思忆过往,新闻镜头记录下这段历史的“后续”。
2013年开始,中国和韩国双方启动了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2021年9月2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
当天,央视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客户端等进行了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纪实直播。
交接仪式现场,在场人士向烈士遗骸三鞠躬表示哀悼。随后,礼兵手捧覆盖国旗的志愿军烈士棺椁登上运-20专机,启程回国。
“奉命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欢迎志愿军烈士归国,我部歼-11B飞机两架奉命全程护航!”
当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搭载棺椁的运-20机组报告了此行任务性质。
经过近2小时飞行,专机降落沈阳桃仙机场,并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迎接。
离别70余载,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1226件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怀抱。
9月3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109名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烈士,71年后在祖国的大地安息。
时间可能会“退却”历史资料里的各种印纪,但不会抹去人们对英烈们的记忆——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
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
连续5次战役,粉碎“绞杀战”,
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
70多年前的他们,牺牲了年轻的生命,踏破黑暗,换盛世黎明;如今,忠魂不泯,浩气长存,国家无恙,英魂安息。
编辑 | 随芳芳 宁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