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号

对话《猎罪图鉴》编剧贾东岩:走在话题形成之前

时间:2022.03.09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骨朵网络影视

文 │ 疯兔子

从小众赛道到成为大家竞相入局的主流品类,悬疑剧创作早已迎来了类型上的多点开花,社会派推理作品数量的上升也为悬疑作品承载社会话题提供了更广阔的道场。新上线的单元探案作品《猎罪图鉴》,便是一部以“画像师”这一新视角展开的本格派推理故事。将推凶故事和画作相结合,以“穿制服的毕加索”为主角,这是贾东岩作为编剧的创作嗨点。

他带领的编剧团队从2018年开始进行《猎罪图鉴》的文本创作,在注重案件复杂度呈现的同时,如何找到新颖、有社会共鸣价值的创作主题是他们需要攻克的难关之一。经过多次甄别、筛选,在原有的20个单元故事中,贾东岩保留了最具有普世观点的10个,每个故事中都有相应的社会话题点投射。比如第一个案件中的美容陷阱、容貌焦虑、职场性别歧视等;第二个案件中的校园霸凌、猥亵、操场藏尸、孤独型人格、女性互助等。

播出当天,#沈翊在蒋歌的设计里看到了女性力量#引起了观众讨论,有观众表示“剧集拍出了女性的优点来自于温柔、学识、善良、勇敢等人性闪光点,不需要用美丑来衡量自己。”

但也有观众觉得讶异,作为一位男编剧,在创作这些以女性视角为主的故事时,贾东岩的观察反而细腻非常。谈及此,他戏称是因为“我们工作室十多名编剧中,只有两位男性编剧,我们在她们面前没有话语权。”但以严肃、专业的态度去看这件事时,贾东岩觉得,男编剧要想写好女性话题剧集,根本要义是放下差别心。虽然性别不同,但编剧的生活观察是不受环境影响的。只有用无差别心去理解不同的群体,才能更好地理解她们的境遇和想法。

而基于故事创作层面,贾东岩团队想做的是一部风格鲜明、视角独特的“画像审判”作品。

“穿制服的毕加索”

《猎罪图鉴》主要讲述的是模拟画像师沈翊和刑警队长杜城搭档侦破各个疑案的故事,剧中沈翊这个角色其实就是“穿制服的毕加索”:一位投身警察队伍的天才画家。

放弃了画家名气和可观报酬转道画像师的沈翊,是剧中破案的关键,但他并非是无差别参与每个案件。毕竟画像师画像会耗费长时间人力,这点在剧集前期也有相应的说明和体现。另外,在某些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画像师的速度偶尔也会落后于刑侦警察,比如第一集,杜城还没有看画像就锁定了凶手。

编剧贾东岩

因此,为了以真实样态尽量还原画像师的职业环境和工作真实情况,从2018年开始,贾东岩的编剧团队便一直在做职业背调工作,剧本创作期间也请到了职业画像师做顾问。画像师在画人像时,除了要以人的三十六个骨点为基础作画,还需要根据人物所处的地域环境风貌做相应的调整。“身在贵州的人和身在内蒙古的人因为地域差异会形成不同的面相变化。”

而这只是画像师作画时需要推测到的因素之一,在这方面,剧集中的呈现是因为目击证人的视角偏差,造成了人物画像时的胖瘦差异。此外,剧集还结合了“根据头骨反推长相”、“根据空气湿度判断画作的天气”“根据光线甄别录像破绽”“从油画表层的氧化程度判断作画时间区域”等艺术与刑侦结合的专业技巧。在贾东岩看来,呈现一个职业在案件中的重要作用并非是人物创作的“神化”过程,“画像师的工作本就有科学方法论做依托。”

基于故事视角的独特性,《猎罪图鉴》在呈现方面需要累积大量的画作做案例,这是编剧团队前期工作的重点之一。“我想讲述隐藏在画背后的探案故事,一幅画作中可以隐藏多少信息和线索,这是我想要知道的,也是我觉得有趣的命题,包括沈翊的人物功能和价值也由此而来。”

这点在剧中也可以明显看到,比如分别在两个故事中出现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以及第一集中,作为美术老师的沈翊,抛给了学生找出油画《马拉之死》中隐藏的三个谎言的问题。

顺着“画像师”这一职业主线去创作剧情时,画作和人脸是极易发散的创作元素。基于“画脸”这条线索,在创作初版故事时,贾东岩可以串联起“面部隐私保护”“AI换脸”“大数据采集”等多个社会话题,包括剧中已有的美容陷阱、容貌焦虑等社会话题,也都可以通过这一线索汇聚在一起。

创作本就有无数的发散点,但其基础是好的创作视角和编剧的发散思维。

人物创作:瑕疵也是特点

作为剧集的核心人物,除了对沈翊的专业能力有所呈现,贾东岩也希望沈翊是一个有多层次性格的人。因此他的人物设定其实是一个外表谦和温顺,但骨子里自有张狂傲气的艺术家。只是为了适应画像师的身份,沈翊才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刚开始创作这个角色时,贾东岩担心他身上的偶像感,会让选角团队在选角时向偶像演员方面倾斜。由于顾虑角色的复杂面无法被完全演绎出来,从而导致观众不信服角色,在最初的一版剧本中,编剧团队有意把沈翊这个角色“打薄”了。但当贾东岩知道是檀健次演沈翊时,他又把角色的复杂度改了回来。

贾东岩觉得檀健次是一个演戏天分很高的演员,而且从个人经历来看,檀健次适合出演沈翊的原因还在于,他本人和沈翊有一定的契合度。同样的谦和乖巧,同样的骨子里隐隐有叛逆精神。

在刚拿到沈翊这个角色时,檀健次担心这个角色不好拿捏,贾东岩便拿檀健次16岁时演的第一部电影《秘岸》里的一个表演片段举例,那是他扮演的叛逆少年在莫文蔚饰演的风尘女子腿上作画的场景。贾东岩对檀健次说:“你不用特意去找别的感觉,也不用去学别人的表演方式,就演你自己。你想象一下那个十七岁在莫文蔚腿上画画的男孩,过了十几年,成为警察后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按照这个感觉去演就可以。”

至于杜城这个角色,他探案的实战经验要远高于沈翊,二人各有所长,相辅相成。金世佳饰演的杜城,外在看起来比较“憨”,但实际上是个精明的人。

在创作人物时,贾东岩并不喜欢刻意强调“成长线”这一概念。他觉得角色成长线其实是剧本创作的伪命题。尤其是在推理探案故事中,很多角色甫一出场就已经是完成型。“最简单的参照是,我们什么时候见到有人会问福尔摩斯的成长线?”戏剧的两种写法,即“环境在变,人随着环境改变”和“环境在变人不变。”在贾东岩看来,编剧在创作时可以灵活运用,而不是把自己锁在套化的框架中。

相比理想化的角色,贾东岩更喜欢创造一个“有瑕疵”的人,建立在包容瑕疵之上的观察和创作,会让人物的缺点变成他的特点。

规整的探案剧

作为职业编剧,贾东岩的创作理念是“推理作品一定要以内容为依托,未必要在拍摄方面炫技,但故事必须扎实。”从已经播出的剧集呈现不难看出,《猎罪图鉴》确实融入了很多经典创作模式。

在剧集的第三个案件故事中,沈翊打车遇到嫌疑人,短暂对峙之后,落于下风的他被嫌疑人扔到了湖里。这个情节其实是由贾东岩之前创作的某个故事变形而来,属于经典促进模式(侦探被抓)+经典停车模式,主要呈现的内容是被抓的侦探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脱险。

除了戏剧剧本创作常规的“制造期待、满足期待、超越期待”三要素之外,在推理剧的创作中,贾东岩也将大量的着墨放在了“抛出疑问、暗示和期待”方面。

至于剧集中的社会话题融入,其实编剧团队在创作时观察到的社会话题远不止这些,且其中有大量话题在创作之时尚未形成热点,甚至在目前看来,也同样是“有待观察”状态。

在社会话题热点形成之前去预判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早已成为了贾东岩的创作习惯。“我每天都在思考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怎样能让我的话题与当时看剧的观众有共鸣。可能我未必能把每个情形都预判准确,但我可以多想几个,总会有猜中的吧。”

贾东岩深知,对于创作者而言,走得快也许不会被理解,这对创作者和作品都会形成伤害。所以他可以理解在安全区内创作乃至跟风的创作状态。但是,作为原创编剧,“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他人行处行”是他的觉悟。“我宁可成为走在前面摔死的人,也不愿成为走在后面跟风的人。”

而另一方面,贾东岩观察到创作环境日趋严峻的新来源,是综艺创作也在融入社会话题观察因素。换个角度来看这句话,竞争环境日趋严峻,其实也在倒逼着创作者提高创作质量和竞争力,从之前剧集对某个到某几个话题映射,到《猎罪图鉴》是单元剧集的每个故事分别对多个现实话题的关照,剧集与话题相结合的同时,也在提升着剧集的节奏感。

保你平安
喜剧

保你平安

拒绝网暴狂飙辟谣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淮海

抗战经典淮海战役

火锅英雄
剧情

火锅英雄

陈坤被打兄弟狂飙

漂亮的女邻居
爱情

漂亮的女邻居

三男子倾心一村姑

猪八戒吃西瓜
动画

猪八戒吃西瓜

中国首部剪纸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