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号

春分已至,在“中国好时节”里感受传统文化

时间:2022.03.2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广电时评

以春分为题,《“中国好时节”春分篇》融合跨品类的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演绎,诗意呈现属于中国人的“时间哲学”。

作者:萧烨

春分已至,千花百卉争明媚。

 

随古琴声响,烟雾开始飘散;茂林修竹处,有一片葳蕤、有初绽之花;剑锋所指,冰雪化为露水……《中国好时节》的镜头里,浓缩着一幕幕春日迟迟的景象。

 

3月20日,浙江卫视播出《“中国好时节”春分篇》。节目以24节气中的春分为题,融合跨品类的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演绎,并立足于地域特征,呈现出一个个极具特色的创意节目。这档浙江卫视的“大屏新意”,在舒缓静谧与诗情画意中,沁人心脾,也润物无声地让观众关注、理解节气文化这一属于中国人的“时间哲学”。

 

折射一幕幕浙江风貌

一直以来,春日的江南都散发着别样的魅力,清新、雅致;在众多文艺作品中,江南与春天也时常被建立起关联——“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中国好时节》伊始的开场节目《春分无限》里,场景随舞者翩跹起舞不断转换:八角亭、园墙、龙井茶田;桥上远眺的西湖春景、水乡人家的古典建筑……折射出一幕幕浙江风貌。

 

除了春日烟雨江南的意境外,《中国好时节》里的节目编排、元素应用也凸显着浙江特色、浙江故事。

 

女子群舞节目《春茶意暖》,以龙井茶为引,舞蹈演员“化身”茶叶展现茶于水中的飘逸感;男子群舞节目《剑器近》,灵感源于有“剑中之魁”的浙江龙泉宝剑,用剑舞形式传递着龙泉剑承载的精神价值,并对引申的中国海军精神进行致敬;女子群舞节目《盼春织》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罗织造技艺,再现桑蚕文化的传承;越剧节目《晴春蝶戏》表现形式为浙江传统剧种越剧,讲述的传统民间爱情故事也是“发生”在浙江的梁祝;古琴瓯乐节目《听见江南》里用青瓷瓯乐描绘着江南初春的韵味……

 

在表达韵味上,《中国好时节》也以与浙江历史底蕴联系紧密的宋文化为基调——转场间,宋词描述比比皆是;在剑舞节目“出鞘”、说书人讲述梁祝故事前,分别由宋画《千里江山图》《晴春蝶戏图》切入;节目间隙穿插的动画,《清明上河图》的人物“活”了起来,风趣生动;宋代制瓷工艺的展现,又牵连着瓯乐文化……这些宋韵表达洋溢出浓厚的地域特征,树立起鲜明的节目风格。

 

同时,这些元素运用又非无本之木,它传递着创作者在整体布局方面的考究——春茶、春织、晴春蝶戏,实景拍摄呈现初春景象,围绕着春分时节的江南气象“做文章”,一笔一划皆成意象,颇具深意。

 

比如《盼春织》中,除了女子群舞外,还有杭罗织造技艺传承人洪桂贞的技艺展示,节目中呈现的杭罗织机也是由她以40余年的织造经验结合宋代《天工开物》,反复锤炼完成装造。通过对珍贵却又不广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罗织造技艺进行展现,传递着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

 

既传递古,也关照今。在《剑器近》剑舞舞罢,节目介绍中国海军南海舰队驱逐舰舰长授佩的龙泉剑,剑名“深蓝之剑”;由是,象征着诚信高洁的龙泉剑文化又在当下得到了延伸,一出剑舞既反映了中国海军精神,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正义气节,节目巧妙地将龙泉剑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大国精神相结合,贴合社会情绪,调动观众共情力。此外,春茶与低碳生活、海上丝绸之路的古今对照……这些都投射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风格化的树立,让《中国好时节》给观众了解浙江风俗、浙江传统文化提供窗口——当尾声的群舞节目《海丝新语》场景转换于天一阁、宁波博物馆、杭州湾跨海大桥、北仑港,呈现出一幕幕现代化发展景象,节目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对照间展现古与今的碰撞、悠久的底蕴与时代的发展相得益彰。

跨艺术品类融合,创新演绎传统文化

大众日益提升的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类节目渐受热捧,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中国好时节》有着创新演绎。

 

无论是开场节目在各色文化场景中的转场,还是《海丝新语》中现代化发展景象的频繁切换,《中国好时节》都采用了全实景拍摄。坚持落笔写“真”,凸显出传统文化在当地的浸润、节气文化对民俗风貌的影响,不仅展现丰厚的历史底蕴,也折射出发展与变迁。

 

对照之间,“春分”母题在节目中似乎承载了更深远的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节气更替间,人们不断向着美好生活而奋斗;春分作为四季更始,也将带来全新气象。

 

在24节气主题下,《中国好时节》节目的演绎方式不止于舞蹈,还结合了情境化表演、戏曲节目、评书、歌唱类节目等多种艺术品类。

 

开场节目中,一句“春分到了,来吃春菜”打开了舞者现实与遐思之间的碰撞——一边是“宅”在家中盯着手机,一边则踏出户外在美好自然中享受怡然自得的乐趣;数次“拉扯”间,舞者放下手机并说“走,吃春菜”,开宗明义地向观众传递春分之日须当踏足出门、拥抱自然。

 

又如《晴春蝶戏》,当说书人在台上将梁祝故事娓娓道来,镜头先扫向观众,随即场景延伸,两位越剧演员开始了情境演绎;随着说书人的讲述,一段段越剧唱段先后呈现,让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在融合中找到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还有不时穿插的春菜烹制特写、古琴与青瓷瓯乐相互交织奏出的空灵之音、片尾现代流行歌曲的演绎……跨艺术品类融合一方面让越剧、瓯乐等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传播出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节目的趣味性。

 

创新演绎,还体现在“文化+科技”的结合运用上。

 

比如《春茶意暖》中,舞者“化身”茶叶如漂于水中的演绎让观众眼前一亮;拍摄时,节目结合了现代高空科技装置,让效果更显逼真。《晴春蝶戏》中,梁祝二人同窗时经历的“四季变换”、长桥十八相送时的“移步换景”、“化蝶成双”的设想呈现,都融入了科技元素,通过后期三维等特效加持,让故事张力顿显。

 

片尾时,《中国好时节》以一句“把节气过成节”,既作为对开场节目的呼应和回答,也表达着创作初衷与愿景。

 

怎样才能“过成节”?在积淀下,节气文化有着许多可待挖掘的故事,要让它再次“走入”日常生活中,有新意、有创意、生动化地表达,才能吸引观众主动、深入去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核。

 

从这一层面出发,《中国好时节》做出了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在内容上寻找出新的制作手法,在价值引领上突出社会效益为先,在表达内核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承,这不仅是节目创作很好的创意源泉,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域空间。

&&影像 | 冬残奥会这些镜头,让人破防了

丨影像

&&报道两会,这些节目很有“技术”

丨报道

&&分分钟说透重磅新闻,短视频成两会报道“轻骑兵”

丨观察

&&共谱多彩中国,纪录片这样“合拍”

丨纪录

保你平安
喜剧

保你平安

拒绝网暴狂飙辟谣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淮海

抗战经典淮海战役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平津

战斗场面气势恢宏

猪八戒吃西瓜
动画

猪八戒吃西瓜

中国首部剪纸动画

漂亮的女邻居
爱情

漂亮的女邻居

三男子倾心一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