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解说提升观看体验
随着直播、短视频的迅猛发展,在体育、游戏、影视等各个领域,解说无处不在,且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有时候极富感染力或饱含浓浓文化味儿的讲解,甚至可以大出风头。比如,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与奥运健儿精彩的表现相伴,一些解说的专业解读及激情呐喊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解说,顾名思义,解释说明,主要是通过背景介绍、规则说明、现场描述、即时点评等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当下的事件、活动、作品等。它与讲解的区别主要在于,解说偏重解释说明以及现场感和即时性,讲解则偏重知识传递以及逻辑性和系统性(比如文物讲解要遵循一定的历史线等)。换句话说,相比于讲解的系统讲授与分享,解说更像是一种引导与陪伴。
解说看似是赛事、活动、事件等的辅助手段,但是很多时候直接影响着受众的观看体验,一些个性鲜明的解说,其言论甚至影响着年轻人的成长。“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说并不排斥新颖的视角和独到的解读,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个性化解说更具冲击力,效果更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解说可以随意发挥乃至歪评、戏说。无论是在带有娱乐休闲属性的体育、影视领域,还是在严肃的科学、教育、历史领域,都在呼唤更加优质的解说。
如何提供更优质的解说?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解说的功能性价值,还要在实践中把握好解说的尺度。
解说之所以受欢迎,缘于这样几个理由:一是提供背景信息、增加文化内涵,比如在历史类纪录片中,解说的文献介绍、背景说明,往往能把观众更好地带入历史记忆中;二是进行专业解析、提高知识含量,比如在体育赛事中,尤其是一些小众项目,如果没有专业解说的规则介绍和细节分析,观众可能会看得一头雾水;三是补充现场画面、增强沉浸感,比如在一些直播中,解说会时不时穿插描述观众在转播画面中看不到的现场情况,这有利于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四是进行精彩评论、强化引导功能,比如在很多影视解说中,剧情介绍仅是点缀,从创作技巧、剧本结构、服化道等不同角度进行点评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此外,解说还有渲染气氛、增强娱乐性等功能。
基于对解说功能性价值的全面认识,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首先,不能让主观臆断盖过客观事实。因为解说独有的现场感和即时性,往往一个细节就能决定成败,所以存在不少大忌,其中之一是过分强调个人感受和观点、过度渲染没有事实依据的道听途说。在多数场合,解说不仅需要如实介绍相关内容,比如赛事选手信息、赛事比分,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而且需要基于当下情况进行观点阐释、感悟分享等,比如在比赛进行时,分析战术、提供专业建议,在影视解说中围绕相关话题分享个人感受等。但是,战术分析或评论必须坚持一个前提,那就是对“对象”的准确把握。比如在影视解说中,从未完整看过作品就妄下论断,在历史纪录片解说中,为了增加戏剧性而融入无法查证的野史或虚构情节,都是不可取的。
其次,要平衡好趣味性与严肃性。解说另一大忌是过度娱乐化。解说的本质是为观众提供准确、专业的信息和深入的分析,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内容。过度娱乐化的解说往往会偏离这一核心目标,将重点放在搞笑、调侃和制造噱头上。比如在体育赛事中,解说员过度关注运动员的私人生活趣事或进行不恰当的幽默,而忽视了对比赛战术、技术动作等关键要素的讲解。这样的解说无法满足观众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因此是不受欢迎的。在很多解说中,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富有张力的表达都是加分项,可以让整个解说过程富有趣味性。但是,解说不能为了趣味性而丢了应有的严肃性,尤其在一些历史事件、重大灾难、科学研究等解说中,应当心存敬畏,保持严肃庄重、严谨认真的态度。
再次,要做到专业但不晦涩,通俗但不低俗。专业是解说的基石。当我们听一场体育赛事的解说时,专业的解说能够准确分析比赛局势乃至预判比赛走势;在历史纪录片解说中,专业意味着对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和准确阐述,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内涵。但是专业不等于晦涩,如果解说一味堆砌专业词语,可能会让整个解说变得枯燥乏味。通俗是解说贴近观众的桥梁。用大众熟悉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能让解说更具亲和力。比如在科普类节目中,解说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科学原理,通俗的解说能够打破知识的壁垒,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当然,通俗不意味着低俗,低俗的解说可能会吸引一时的眼球,但从长远看,不仅会损害节目的文化品位,还会引发观众的反感。以专业视角解读看似寻常的现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专业知识,解说才能真正走进观众内心。
总之,解说不仅考验专业知识,而且对语言表达、节奏把握、互动技巧等要求较高。想要提供更优质的解说,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这包括精准了解解说对象、收集背景信息、熟悉相关规则等。此外,语言表达上要力求清晰准确、生动形象、客观公正;节奏把握上要注意张弛有度、应时而变;互动技巧上要注意关注观众的反馈并及时作出必要回应。越是准备充足,越能巧妙恰当地应变,越能避免歪评、戏说的风险。(作者:董卉川,系青岛大学副教授)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4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