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哪吒2》观影人次破3亿,揭秘背后的工业奇迹!

时间:2025.03.06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Sebastian
光影照新程:解码中国动画电影的工业化跃迁 时长:10:42 来源:电影网

光影照新程:解码中国动画电影的工业化跃迁收起

时长:10:42建议WIFI下打开


1905电影网专稿 光影辉映奋进路,同心共绘新征程。


春节档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143.62亿元的国内票房、3亿观影人次、20.1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展现了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硬核实力。这部现象级作品的成功,既是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典范,更是中国动画电影工业体系从“跟跑”到“领跑”的里程碑式突破。



从宣纸上的水墨晕染到银幕上的视觉奇观,光影流转间,中国动画已走过了百年时光,更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化体系的华丽转身。


现供职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葛竞分享说在动画电影创作早期,上美影厂在1999年制作了《宝莲灯》,一部非常标准的动画长片,也是上美影厂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在千禧年初,中国动画有了“喜羊羊”和“熊出没”系列,那个时候动画电影已经开始商业化的尝试了。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将一种特别具有电影现代技术高度的作品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在票房上也取得了非常突出了成绩,葛竞说到了《大圣归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是可以取得10亿票房的高度的。



随着近些年从“白蛇”系列到《新神榜:杨戬》,再到《长安三万里》和《哪吒之魔童闹海》,葛竞认为中国动画电影在呈现上已经超过了国外动画片带给观众的视觉上的感受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龙族举全族之力打造万鳞甲,电影之外,《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也得益于一次“万鳞甲”式的合力托举,有138家电影公司,超4000名动画人参与了影片的制作。



来自成都千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视效总监程双,分享了他们公司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承担的工作。


程双说他们主要负责了大概十分钟的特效画面的制作,包括申小豹受伤去找申公豹、陈塘关天上掉岩浆等等。程双觉得难度比较大的就是防护罩,这里面又有粒子,又有流体,这些元素和元素之间的配合都是需要提前设计好。程双说这些特效不是把资产怼进来,然后直接一结算,它就会按照预定的想法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这些都是要提前设计好的。



来自墨境天合成都公司的视效总监邢明礼分享了制作哪吒撕裂重生那段的过程,他说团队总共做了120个镜头,从2024年1月开始,花了11到12个月的时间去完成,比如团队会做一些血液流出的过程,流线性的动态呈现是难度比较大的。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创作中,可可豆动画负责主线创作,原力科技、Morevfx、千鸟文化等团队分攻特定特效场景。138家公司形成“核心创意+专业分工”的协作网络,这种模式既保留中小团队的创意灵活性,又通过标准化流程实现规模化生产,是标志着中国动画从“作坊式”向工业化转型的关键突破。


影视渲染是把特效公司用三维软件做的三维场景,转化成银幕上可以看到的二维图像序列的过程。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加速,云渲染技术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影视后期的时间。位于广东深圳的瑞云科技,就通过云渲染技术,参与到了《流浪地球2》《哪吒之魔童闹海》《熊出没·重启未来》等影片的后期中。



该公司的渲染产品总监李玉光分享说云渲染的制作服务革命性地改变了影视制作的传统流程,《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一个三秒钟的镜头,镜头里边的场景很复杂,制作人员用本地(电脑)做测试预估需要400多天才能渲染完,但他把这个场景拿到云端这边来,基本上24小时内就能给他一个版本的迭代。


云渲染技术,还需要海量的计算机集群作为硬件辅助。瑞云科技就使用了大量的西部算力,加快了他们的云渲染速度。



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建设发展部部长夏海分享说,贵安新区聚焦算力赋能产业,现在累计有20多个数据中心落成在贵安新区。通过这种共同协作的方式,瑞云科技公司在上面部署了渲染平台,给影片提供一些渲染的服务,用以缩短电影的制作周期。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AI技术正掀起影视工业新一轮变革浪潮。这场由技术迭代引发的行业革新,不仅重构了传统影视生产模式,更推动中国动画电影工业向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加速跃迁。


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特效制作的倍视传媒,目前正在筹备原创动画电影《许愿神龙2》,他们已经在AI辅助贴图、AI配音、AI动捕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


来自倍视传媒的内容制片黄燕喃分享说AI配音主要用在数字故事版这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制作人员迅速看到画面配上声音以后的一些效果。虽然AI配音现在的表演只能达到真人表演的20%左右的效果,但是它可以让制作人员迅速的去看到一个基础的版本。AI配音的介入让一些环节可以被拆分开,在等待真人表演的数据回传的时候,他们可以先进行一些工作。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的院长孙立军分享说AI来了以后,几个界限将会被打破,第一个是动画和真人扮演的定义会被打破,第二个是虚拟角色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是非常大的,让AI能读懂中国的东西,这个是在后工业化时代要面对的。



AI技术除了在动画领域发光发热外,阿里影业、天宫异彩、墨境天合等电影公司在AI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上也有着各自的布局。



墨境天合成都的视效总监邢明礼分享说大概一两年之前他们就成立了AI小组,公司参与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还有《蛟龙行动》,都在制作过程中会应用到这些技术。


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常洪松说,AI智能化的应用衔接到公司自主研发的大禹这个数据系统上,让AI帮公司出更多的参考概念设计。


阿里影业的总裁李捷倡议所有的电影的导演,包括制作者高度关注虚拟拍摄,高度关注基于AI的特效后期,它们将是革命性的,它们将大大的提高拍摄和后期的生产效率。



目前,2025年度票房已经超过230亿元,这个强势开局解锁了观众对优质内容的热情,也映照出中国动画电影工业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进阶密码。从创作端到技术端,全行业聚势前行,共同铸就了这场光影与时代共振的里程碑式跨越。


追光动画的总裁于洲预言“哪吒”带来的商业上的成功,一定会推动工业化的过程。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制片人刘文章说,这相当于是拿着接力棒往前跑,当团队拿到接力棒的时候,就会回过头看前序环节都做到这个程度,我们这个环节是不是不能拉后腿,于是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这种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导演饺子说他觉得这几年出了更多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个趋势是一定存在的,而且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互相打气,彼此都看得到对方做出优秀作品。虽然很卷,但这个过程可以不断刺激自己,进一步去寻求突破。



北京电影学院的副教授葛竞说其实这些年来,中国的银幕上已经看到了“哪吒”这样的动画电影,也有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由真人表演的电影,它就变成了一个在技术上集大成的一部作品。恰恰是这样的一个工业流程,让来自不同公司的技术得以在一部影片当中充分的去展示出来。


报道/孙悦 刘亚垒 于佳 陈思宇 杨梦婷 邵小涛 林长冬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
剧情

没有一顿火锅

火锅天团热辣开涮

《哪吒之魔童闹海》冲击全球票房第五 电影频道融媒体直播
舞台艺术

《哪吒之魔童

吒儿的十年成长记

《哪吒之魔童闹海》“百亿进行时”特别直播
舞台艺术

《哪吒之魔童

共同见证票房奇迹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哪吒闹海
冒险

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大战龙王

漂亮的女邻居
爱情

漂亮的女邻居

三男子倾心一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