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观点:
走进《我愿意》的观影场。没有别具一格的叙事技巧,没有扣人心弦的核心价值观,影片针对当下社会最为敏感的黄金圣斗士话题,进行了真实、扎实、而不朴实地展开。在租个对象回家过年的强压之下,李冰冰、孙红雷、段奕宏三人展开的紧张三角恋触动了单身男女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忍不住同心同气发出感慨。而大卡司和制作精良的时尚片风格,更令其超越电视剧范儿的《失恋33天》,成为时下爱情电影新的高潮和最具参考价值的案例。 ——苏筱兀。
我想国内的一些爱情电影啊,也许应该学习学习《我愿意》,起码这部片的导演知道什么是爱、如何去爱,什么是生活、如何去生活,什么是生命、如何去思考。聪明的导演会把一部俗套的爱情片也拍成受现代男男女女追捧的爱情疗伤片,《失恋33天》如此,《我愿意》也是如此。 ——木雕禅师
笔者最喜欢《我愿意》中经典煽情段落,当段奕宏驾车带李冰冰去野外,当王菲那首经典《我愿意》歌曲响起,当两位曾经老情人回忆着曾经一起相拥跳过“蹦极”,当他们触景生情,潸然泪下。偏偏曾经的旖旎浪漫,已然一去不返。那种被摧毁了“纯真年代”,拥有一种刻骨痛心!其实像《我愿意》这种浪漫喜剧,它整体让人如释重负,并满载着初恋美好回忆,还讲述了金融危机时,情侣在面对物质财务与精神爱情时的尴尬辛酸,有浪漫,有抒情,有伤感,有回味。相比纯恶搞佳作《大魔术师》情感烘托更足,就算植入广告被人骂得再多,我也要誓死赞美!
——taoxinxu释凡
《我愿意》存在着一个叙事策略的问题,孙红雷的真实身份是通过最后的情节反转透露出来的,虽然才开始也有所暗示,比如从来不正面提及和表现他的工作内容,但观众认同的是一个普通中年人大胆追求真爱的心路历程,而后来身份的揭穿让观众感觉自己被愚弄了,而且作为竞争对手的段奕宏被搞得很贱,需要借助一段爱情前史来拯救事业危机。可以说从金融风暴开始,《我愿意》就陷入了一个叙事两难境地,这个关系的平衡互动被打破了,而且给人的感觉最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金钱和地位,当然这不是创作者的本意。
——麻绳
影片最大的矛盾在于情感困局的“中国特色”上——金钱与爱情的选择。其实这也印证了当下多数人持有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尽管影片中一再有“理想”词汇出现,但现实中人们也从未掩饰过对自己的爱情所抱有的幻想。太多与影片中主人公同龄者要么暴富要么还未曾富过,无论哪一种,都在揣摩富人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但其实富人一般都不怎么谈论爱情,而穷人构思出的富了以后的爱情却几乎如出一辙,跑车、飞机、巴黎、英雄式的收购或者拯救……许多影片陷入这样的固定思维,并不是什么好事。——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