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一群犀利哥犀利姐让白日梦成真
——一华独秀
悲情小人物最后干成大事,是这部电影要表现的主题。这几年这样题材的片子比较吃香,也有卖相,比如管虎导演黄渤主演的《斗牛》,成龙王力宏主演的《大兵小将》等等,都是兵荒马乱时期小人物励志、信义闪光的典范。黄晓明饰演的“大当家”将匪气释放得恰到好处,不再有那种嫩嫩的、故作深沉的味道。
《匹夫》:新一代偶像塑成法
——满囤儿
杨树鹏是年轻一代导演中比较有头脑的。面对着此次的命题作文,他必须选一个合适的角度来捧黄晓明。如果像那些主旋律传记片一般直接捧,捧得过火就变得假惺惺,遭人反感。于是他巧妙地采用了以张译饰演的高栋梁为叙述者,透过其口来表述方有望在其心中的形象转变。当方有望在高栋梁的心中从一个土匪头子,变成了一个魅力令人折服的大哥,那么观众自然而然也会对方有望的形象完成塑成。这种架构方式,猛一看似乎大明星变成了男二号,可实际上这种方式反而容易令其释放演技。
《匹夫》:导演功力稍逊,匹夫空洒热血
——胡杨映像
影片中值得称道的是那尊巨佛的使用,这个造型元素丰富了该片的视觉空间,同时也寄予了导演的某种思考。高潮段落在日军总部,一方面是激烈的枪战,另一方面是频繁地使用升降、仰俯拍镜头将巨佛介入到枪战画面中。这样的处理,旨在将单纯的枪战赋予意义,或许其中之一就是佛正用悲天悯人的目光注视着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除此之外,这尊巨佛从开场在日军奴役下的支离破碎、横卧前行,到影片最后矗立起来,颇有象征意义。这样的构思只专属于杨树鹏,但这样的独到之处在全片只是局部,独木难支,实难创造出一部优质影片。
《匹夫》之作,有勇无功
——rockyao1986
有人说这是一个汉子的电影,一部充满荷尔蒙的电影,对,我同意。但是,拍电影可不能就靠荷尔蒙就能拍的,电影仍旧需要冷静而且缜密的筹划和设计,精准的计算,不能凭一腔热血鲁莽行事。正如片名一样,虽叫《匹夫》,但不能以匹夫之态度来做电影,有勇而毫无功底。相信之后,年轻电影人引《匹夫》为戒,冷静分析自身优劣,苦练内功。这对中国电影只有好处没坏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