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观点:
看完《我11》,特意找来导演最好的作品#十七岁的单车#重温,上一次看已经是在大学的影视鉴赏课上。王小帅的社会责任感及反思能力真是叫人敬佩。如今像他这样拍电影的地上导演已经少得可怜了。经常翻看以前的国产老片,就会发觉现在的国片越拍越糟,讲故事的能力在大步弱化,且基本不反映现实及历史真相。
——影评老大爷暗夜骑士
看过《我11》:关于成长的记忆。这是不是也该算做私人电影,应该融入了很多导演的私人记忆,未必是完整的事件,而是一些细节碎片。问题在于这种自我表达是否真的能和观众形成互通。这部电影一如王小帅以往作品的干巴乏味,缺少情节的吸引力。
——桃桃林林
王小帅的电影《我11》中,王憨在11岁时经历了很多:性、欺骗、死亡、欺负、物质的欲望、遗精。其实再长大,人这一辈子经历的也不过如此。我们对孩童时代充满了向往是因为童年的一切我们都不会再经历,但如若仔细一想,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重复着11岁全部或部分生活,不管我们的年龄是21,31抑或是81,91。——
照日格图
《我11》首先吸引眼球的是干净洗练的镜头语言,王小帅在拍摄手法上没有任何炫技的成分在内,镜头安静到几乎不存在一般,默默地记录着山区小镇里小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明净的山水,画面的色调也采取了减色处理,呈现出一种质朴的灰白色,以配合那个年代特有的单调、平静的氛围,也跟影片浓郁的怀旧气息十分搭调,影像的静谧之美很容易就流进观众心田,不需要商业片那些动作和特效照样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
——列文
影片依然充斥着印象派式的时代隐喻,王伯驹半吊子唱歌唱到一半,就是不唱“******抚育我们成长”他对儿子讲述阴影在光线下的变化也可解读为时代的隐喻。这种浅尝辄止的表达不但用于政治和时代的隐喻,也用于王憨这个11岁的我对性的懵懂描述。孩子们将操场上的双扛当成了一种手淫的工具,“腿夹紧就舒服了”,影片再通过主观镜头对谢觉红的注视,揭示出少年们对女性的萌动。既然是主观视角,就是我在讲故事,在这里不是讲我的故事,而是讲我看到的故事。
——满囤儿
最近有不少影评人朋友在替《赛德克·巴莱》的场次打抱不平,惋惜那糟糕的票房。的确,这是一部好片,但出色的口碑也不能掩盖它糟糕的市场定位,把战争戏拍得那么诗情画意,把叙事部分整的那么文艺,本身就没有好好地为普通市场考虑!既然想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就不应抱怨凡人不买单,艺术展永远是小众的。——基督山伯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