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感受神奇又有点科幻的《Hugo》 ——萍儿8669

3D版的《雨果》是我看过的3D电影里最舒服的,画面很舒适,人物拍的很美,我都有想摸的冲动,2个小时的电影一点都不觉得长反而觉得没看够,还想继续看马丁爷爷的故事呢。

 

《雨果》:没有人嘲笑你孩提时的梦想 ——huhuliujin

两个表现十分成熟的小演员,演技煽情却不动情,成年群体的观众很难被调动情绪而为之雀跃欣喜,或者落泪。如果电影在情感部分再加重,是一部不错的佳作。

 

《雨果》:对电影人表达敬意 ——我是小A

此片更像是向老一代电影创作者表达敬意,顺便普及下老电影是如何拍出来的。。。那个年代,一个执著的电影人,自己建造影棚,自己制作剧本、道具,自己做演员,后期剪辑,直到放映到观众眼中。如此的付出与辛苦终究在战争中被毁掉了。。。还好后人没有忘记这些努力付出的人,并将他们的梦想继续延续下去。也正因为有着这么多人的执著与努力,才让我们今天可以天天看到各种精彩内容的影片 。

 

《雨果》一个儿童眼中的世界电影历史! ——胡杨印象

一在影片《雨果》中,大师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以一个男孩雨果的视角,通过华丽、绚烂的画面,对电影诞生之初的光影世界作了一次生动的回顾。影片以雨果修复机器人为线索,娓娓道出隐居于闹市之中的电影先驱者乔治·梅里爱与电影的不朽渊源。导演在影片中为观众奉上了最早的珍贵电影影像,如《火车进站》、《工厂门口》等,同时还重点展现出乔治·梅里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月球旅行记》的影像。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慨时光飞逝,百年电影不过是弹指一瞬,但那些曾经在第一次观看《火车进站》时,误以为火车真的要驶出大银幕而惶恐起座的人们,相比今日观看3D电影《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时因惊险情节大呼小叫的观众又有何不同呢?所以本片虽是在怀念电影之初,抒发导演马丁为之奉献一生的电影情怀,其现实意义所指却也非常清晰:百年之后的电影,仍然是以制造如梦如幻的影像,令观众如痴如醉为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