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少女 (1985)

  • 中国
  • |
  • 青春  家庭  剧情
  • |
  • 1小时40分钟
  • |
  • 2D 胶片 
8.2
力荐
0看过
0想看
创作背景
在与丈夫从连文合导《我在他们中间》(1982)过后,陆小雅开始独立执导影片。在未拍成《黑骏马》和《高山下的花环》两部小说后,看到《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这部作品,突然“撬开”了她的思想库存,就想“倾诉这样一个故事”,于是联系了作者铁凝,并前往保定与其会面。铁凝家中的人物关系就像小说中一样,其父便是一位画家(影片中的油画系由其父铁扬所创作),其妹有点安然的影子。二人交流过后,陆小雅便将自己“关到招待所”里写剧本。[1][1]

剧本改编
原小说是以姐姐安静的视角进行叙述的,但陆小雅把戏都集中在了安然身上,以她的心理线索来结构全片。
影片开头处增加了小安然与妈妈对话的情节,原作中没有,陆小雅意图增加时间的跨度,铺垫这个家庭从特殊时期而来的历史。并以小安然“爱问为什么”铺垫长大后的安然不停对生活与自我的拷问。
原小说以“火灾救火”结尾,戏剧性强。但陆小雅认为这部电影没有意外,都是在常规生活中会发生的事情,故将结尾改为“安然在树林中向前走”,淡化戏剧冲突,但在平淡中见浓烈,富于哲理性。且符合陆小雅在导演阐述中所言“清新而凝重”的影片基调。[2][2]

演员选择
安然
导演陆小雅认为,安然这一人物是影片成败的关键,故在选角时花费时间甚多。其与制片组、摄影师分兵几路去北京的重点中学和艺术学院去看。最终摄影师在北京八中合唱队发现了安然的饰演者邹倚天,她形象有点特殊,但真实自然,性格豪爽。她当时初二,但导演的目标是高中生,故暂未选她,而是选择了一位形象漂亮、年龄合适的小演员。但陆小雅始终觉得她身上缺乏某种特质、某种性格,故在再三犹豫与抉择过后还是选择了生动天真的邹倚天,并带她体验角色。
安静
对于姐姐安静这一角色,考虑到其文学编辑这一职业属性,陆小雅意图寻找一名有文化素养、文化气质的女演员。在观看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后,发现罗燕这位演员气质好,且有个性,有自己的想法。且片中安然那条土布蓝的裙子就是罗燕自己设计的。[3][3]

上映前后
影片送至北京,由时任电影局局长石方禹亲自看片,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夏衍也特别喜欢这部电影,喜欢安然,他说安然是民族的希望。
影片上映后效果甚好,获得当年金鸡奖、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项大丰收。[4][4]
...详情

经典台词

  • 安然·内心独白:汽车为什么跑的那么快?红枣为什么是红的?蚂蚁为什么那么小?飞机为什么会飞?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安然:(看树)“你看,这么多眼睛。这是思考的眼睛;这是这是愤怒的眼睛;这是呆滞的眼睛;这是流泪的眼睛;这是忧虑的眼睛......”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安然:“我谁也不像,我就像我。”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安父:“一个人老可是可是的过日子,那日子没法儿过,更不要说去追求什么了。”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安然·内心独白: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一个人呢?用“他/她很好”,或“他/她很坏”,就能完整精确的概括一个人吗?这显然太简单了。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安然·内心独白: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认为,青年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正义感和诚实。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安然母:“现在有几个人愿意听真话?有几个人像你那么傻?应该让她懂点儿人情世故。”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安然【转变】:“从今天开始,我得练习自己洗头发啦。”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安静:“然然,同学们最后总是要分开的,你也别太难过。”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安然:“其实,谁也不理解我。”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安然:“不是我想的,是我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的。”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展开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