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电影资讯

《大地》:对主旋律影片的一次创新的升级改造

时间:2010.06.15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第五铁峰


影片主创


导演哈斯朝鲁



主演成泰燊


女主角宫哲

相关资讯: 《大地》演绎小人物大事迹 成泰燊期待获传媒大奖

【点击观看独家视频】

《大地》主创见面会 现场观众激动连呼“佩服”

        这已经是哈斯朝鲁第四次入围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的影片了,《大地》延续了他一贯关注特定环境中人的命运与生存状态的主题。文革当中一个农业科学家扎根农村,为治理盐碱地造福一方百姓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这是一个非常主旋律的故事,但导演的用心显然不甘心于拍摄一部纯粹意义上的主旋律影片,从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导演在和影片的题材较劲,就像一个走在河边的人,既要完成这段河边行走,又要保证不湿了鞋,战战兢兢地处理着一切可能让影片沦落为主旋律影片的可能性。

  在整部电影人物的塑造上,为了避免主人公像其他主旋律影片当中那样高大全,成为一个模式化的角色,导演从性格刻画入手,通过多场精心安排的细节和场面调度,为宇文辉这个人物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寻找到了一些合理的解释,增加人物的可信性和真实性。

  电影中有几场戏可以清晰地传达了导演的这个意图,宇文辉和其他两个农业科学家坐在去试点农村的马车上,其他两个人,一个人高喊口号表达要干出一番作为的决心,一个人手舞足蹈地用歌声展示激情,只有宇文辉一个人默默地吹着口琴。另外一个场面,三人子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来到实地考察盐碱地。导演对这场戏的场面调度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其他两个人和村支书被安排站在画面的前景,宇文辉一个人蹲在后景,前景的两个人对着村支书大表决心,而后景中的宇文辉只是默默地蹲在地上,用手搓起一小块土放进自己到嘴里尝,镜头的焦点在前景和后景之间的两次切换,生动地将三个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通过这两场戏,导演也成功地勾画出了宇文辉低调、务实的人物个性,为今后他做出与其他两个人完全不同的选择做了铺垫。

  正是因为之前的这些有关性格的细节铺垫,所以在其他两个人通过各种手段返回北京后,宇文辉选择留在农村继续搞实验,就有了更加可信的心理依据,尤其是他的一句台词,“回去也没什么意思,还不是一天到晚的会,什么也干不了。”也进一步为之后他在农村扎根一辈子搞研究埋下了了伏笔,由此观众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测,宇文辉的选择是因为他对于自己专业和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希望能够在专业领域里做出一些成绩,换句话说,他的选择是出于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职业理想,而不是一些观众甚至是导演自己都很难产生认同感的,缺乏说服力的狂热空想。

  影片的整体影像风格依然是哈斯朝鲁电影中一贯的沉稳、大气,镜头语言简练却语意丰富,虽然影片的节奏较为缓慢,但是并没有给人过于沉闷的感觉,尤其是在一些可能具有煽情效果的戏份的处理上,可以看出导演的克制,尽量避免过于强烈的戏剧效果,让影片看上去更加真实可信,以免前面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努力前功尽弃,让影片重新回到传统主旋律影片的老路上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影是对主旋律影片改造升级的一次全新的尝试,而这样的努力,《大地》也算不上第一个吃螃蟹的,就算成功也不是第一家,从《云水谣》《建国大业》,让主旋律题材与爱情题材嫁接,或者加入明星等商业影片元素,都算是成功的尝试,《大地》只是选择了和这种尝试截然相反的努力方向,它不靠与商业的寻找突破点,而是着眼于导演梗擅长的艺术电影。如果前一种商业化的尝试是将主旋律影片这个概念从外延上进行了扩展,拓展了主旋律影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哈斯朝鲁的这一次尝试则是在试图将主旋律影片的从内涵上进行升级,从本质上扭转观众对于主旋律影片的一贯偏见,但成功与否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电影网】www.1905.com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长津湖
剧情

长津湖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魔鬼部队
战争

魔鬼部队

日军研制杀人细菌

731大溃逃
战争

731大溃逃

细菌试验惨绝人寰

无人区
犯罪

无人区

徐峥黄渤生死对决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
剧情

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英烈奋勇抗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