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部电影玩的就是文字游戏 盘点最假的真片名
影片音译是个学问
5. 音译还是意译,这是个问题
《芭啦芭啦莎菇啦》、《阿凡达》&《最后的风之子》
郭富城和张柏芝主演的歌舞电影《浪漫樱花》差点就以《芭啦芭啦莎菇啦》的名字上映,这也是片中主题曲中“Para,Para,Sakura”的纯音译写法,当然也有人音译+意译写作《芭啦芭啦樱之花》。要知道该片原来的名字是《明治神宫前的樱花》,一听就像是日本影片。相比这部影片,郭富城演唱的主题曲更是传唱一时,这个Para Para的舞蹈也成为当时的流行。
Avatar,源自印度梵语,本意是指“分身、化身”。卡梅隆的电影《阿凡达》在早期的报道中,都被译作是《化身》,而“化身”是片中未来人类将两种DNA结合的一种高科技,影片中叫做阿凡达计划——又名“化身”计划。而《最后的风之子》原本叫做《降世神通:最后的气宗》(Avatar: The Last Airbender),也是为了和这个享誉全球的《阿凡达》区别开,忍痛割爱只保留了副标题,不过显然没有听起来像“阿凡提”的《阿凡达》容易被人们记住。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Avatar也是指称成为网络虚拟角色。今年4月就有一部日本影片叫《阿凡达》,虽然同名但内容却毫不相干,讲述了女主角利用网络将自己分身成为虚拟人物“阿凡达”为题材的校园科幻剧。
下一页:乱七八糟的标点,不可言说的意境
>>查看全文
【电影网】www.1905.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