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钟,30流年,一个男人,一份炒饭;导演陈宇称《蛋炒饭》是以“智慧与幽默”为美的悲喜剧。电影网观影团带网友体验了这部有喜有悲的中国版“阿甘”。黄渤饰演的大卫,经历了朋友的背叛、痛失亲人,却依旧保持着一颗真诚、执着的心,如此简单的人物基调着实打动了观众;但导演既想塑造这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又想充分凸显人物的饱满个性,大篇幅的使用了泛黄色调,时间太短,进度太快,模仿阿甘实在稍欠火候。
一个精彩的小成本影片,一定会有一个清晰的主线,并围绕着这个主线来营造情感,秀下技巧。《蛋炒饭》就是这样一部很精彩的小片子。影片虽然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唬人的动作、没有牛气哄哄的明星、没有自以为是的时尚,甚至都没有一段浪漫纯洁的爱情。可是影片的每一格镜头都能让你看到主创们的用心。虽然影片整体看下来有局部地方稍微跑偏了,可是用心过度,想表现得太多总比敷衍了事的心态要值得鼓励得多。没有过于激动的情节,我们却能跟随主人公慢慢地体会对梦想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反复过程。经历了这样一个螺旋式的推进,最终所抵达的平静,便是心灵的港湾。[全文]
影片中的大卫,从未摘掉“傻”的帽子,傻的透彻,傻的纯粹。一心想着他的蛋炒饭,满脑子全都是,对蛋炒饭的痴迷近乎疯狂。导演在用王大卫这个人物呼唤人们淳朴本性回归的同时,也传递给我们一个关于成功界定标准的思考。“要慢,别人快的时候,你要慢”,三十年学做蛋炒饭却是很长,更难得是用一生书写自我人生的意义。学做蛋炒饭很慢,黄渤的出名也很慢,做酒吧歌手很多年,如今已经是影帝的他依然很谦逊。朴素不爆发,踏实而平静,喜欢这样真实的演员,与影帝黄渤约定下一次感动。[全文]
笑料与温情同在,黄渤“傻”的让人心疼,让人“气愤”—回眸倾城笑
大卫的“傻”在于执着于事的态度和宽善待人的心,小成本影片总能给人惊喜的原因就在于用最朴实最贴近生活的内容打动人心!——暴脾气BOBO
北京大院走出来的“阿甘”生活气息浓郁!——尽情地唱
黄渤版“食神”,不过是以北京的沧桑变故为背景,有一些感动!——freeflymei
看似平淡,实则朴素温暖,《蛋炒饭》让我们知道在这个匆匆急行的社会里,还有一种行走方式叫“放慢”!— 冰淇林妹妹
黄渤本色出演,影片有些无厘头搞笑,但寓意很好,小人物也可以很成功,好人终有好报,慢工才能出细活!——rockyza11
大卫做蛋炒饭,通常是为别人做,即使在产业被骗或者女人被拐的时候也不忘了要给“敌人”“做点吃的”。王大卫简单、纯粹所以心无旁骛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一点是阿甘的逻辑。
导演这部处女作模仿阿甘稍欠火候,大卫哥哥这个人物基本逻辑难于建立,另外篇幅中大量的老影像的应用和泛黄的色调使得影片过于脱离真实,时间短、情节快,这段历史延展的不够充分。
影评人:skii
《蛋炒饭》讲述了一个奇迹,一个由有点傻的人创造的奇迹,同《阿甘正传》一样,《蛋炒饭》以其几乎包容了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重大生活背景上的颠覆性事件而赋于一种美国真正属于中国民众社会生活的原型意义,它以阐释小人物命运般的悲喜剧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当下普通百姓对面理想与现实所产生的迷惘、挣扎、痛苦与向往。
影评人:满囤儿
梦想很小,可是影片围绕梦想的故事却很大,甚至是横跨30年。影片妙就妙在,通过一个小人物对一个看似不怎么豪情的梦想的坚持,反应了整个时代的变迁。王大卫的小梦想始终没变,他可以很慢很慢地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小梦想。可是整个中国却都在高速地去实现着人们的大梦想。这样一个高速和低速的反差,营造了全片最大的看点和最大的主题。影片中除了王大卫之外,都在自己的事业跑到上不择手段地提速的李红兵、苏茉莉、大卫哥哥等人,就有了极强的现实讽刺意味。
影评人:胤祥
在这种学院派的、有意识的互文性写作之中,导演给出了一种叙事之上的表达。这种表达最终的效果并非如关联最紧密的文本《阿甘正传》一般抚慰,而是颇具戳破童话泡沫之后的、对现实的紧密关照。与很多影片所不同的是,最后时刻,这里还有那么一个面向现实的出口。
影评人:taoxinxu释凡
片子中表现了大卫的爱,“爱”是世间最直接又复杂的信仰,大卫为了这份单纯的执着付出了半生,一份简单而又无法复制的“蛋炒饭”把自己的信仰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卫的爱,表现畸恋但忠实、专属,给当下情感浮华空洞的人际社会,留下了很多纯净的空间去思索、反省。 对现实嘲讽,还穿插了亲情、爱情、友情,讨巧透出盎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