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发风情轶事特辑 火爆票房生泰国旅游热
2012.12.26
来源:1905电影网
徐峥、王宝强、黄渤主演的贺岁档最欢乐的喜剧大片《人再囧途之泰囧》,自12月12日公映以来,影院爆满场场满座盛况空前,票房直线上升,创多项国产电影新纪录,“观囧狂潮”席卷举国。“真的好好看,一分钟笑一次,笑到后面我都没力气笑了。不笑的时候也会被泰国美景和身材超辣的人妖吸引。这么好看的片子不用任何炒作、水军,只靠口碑就能有好票房!”观众晒出观影感受,在狂笑之外,也说出了“泰囧”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别具一格的泰国美景异域风情,让观众在欢乐之余也觉得很美很新鲜。日前“泰囧”发出《泰国风情轶事录》制作特辑,曝光拍摄时遇到的风土人情、人妖轶事,美景美人齐集,欢笑悦目齐备。
泰国美景搭配囧神历险 笑果强烈全无敌
“泰囧”90%以上的戏份都在泰国完成,囧事笑料与风土人情的完美结合成为“泰囧”制胜的一大法宝。曼谷—素可泰—清迈—夜丰颂,徐峥、王宝强、黄渤在泰国的囧途经过了泰国最美的地方,而在这些风景如画的地方,片中的徐朗和王宝不但无暇欣赏美景,还一路悲催,对比强烈。金碧辉煌巧夺天工的寺庙里,三位囧神却遭遇了黑帮的围殴,疯狂逃命;火红夕阳下的公路,一场大雨险些浇灭难兄难弟的基情;满天的孔明灯星星点点,梦幻般美丽,放飞的是徐朗王宝对未来的期许;热带丛林中的清澈小溪中,难兄难弟却反目互掐,还遭遇眼镜蛇的偷袭。在最应该发生浪漫的地方,发生着各种各样奇异的事情,让人目不暇接,目瞪口呆,情不自禁放声大笑。
异国之旅引发旅游跟风 机构炮制囧游攻略
自电影“泰囧”火爆以来,全民掀起“泰囧热”,而泰国从来都是国人的旅游热点,所以很多旅游机构、旅游网站纷纷“借题发挥”,打造“泰囧线路”,寻访片中景点,重走囧神之路,也造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热点。“泰囧”的情节与泰国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徐峥说泰国人“很慢很淡定”,片中就设计了这样的情节,出租车司机慢条斯理地“酱嘤嘤”也成为了当下的全国流行语,遇到哪位急不可耐的朋友,就会不由自主说出一句“酱嘤嘤”,对方也会瞬间被击中,变急躁为发笑。从没有任何一部国产电影让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如此深入人心,不管是满天星辰般的孔明灯,还是妖娆媚惑的人妖,或者是万人狂欢的泼水节,都令人如此印象深刻乃至津津乐道。据了解,自从电影“泰囧”上映后,泰国游旅行团就迅速蹿红。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报名泰国团队游、自由行的国内游客高达上万名,相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3倍,2013年春节产品也有约50%被抢订。据说,最近一周前往泰国的订单增长迅猛,明显是受到这部电影的影响。目前假期去清迈的机位已经很紧张,清迈当地五星级酒店一房难求。一些旅行社想方设法跟“泰囧”拉关系,部分旅行社还争取到了电影拍摄地——清迈艾美酒店的资源,安排2晚入住。电影情节中,放孔明灯、嘟嘟车、大象表演等情节也被安排到了旅游日程中。
一部“泰囧”带来的除了欢笑还有更多。在2012的年底,“看‘泰囧’,笑个够”,成为广大观众的共识。影院的火爆购票景象还在继续,全民狂欢的盛景还在上演,当别人都在兴高采烈地谈着“泰囧”的时候,如果你没看过,实在是件郁闷的事。所以,在2012年还剩最后10天的时候,去电影院看“泰囧”,大笑特笑,将欢乐进行到底。
下一页更多精彩图片
徐峥、王宝强、黄渤主演的贺岁档最欢乐的喜剧大片《人再囧途之泰囧》,自12月12日公映以来,影院爆满场场满座盛况空前,票房直线上升,创多项国产电影新纪录,“观囧狂潮”席卷举国。“真的好好看,一分钟笑一次,笑到后面我都没力气笑了。不笑的时候也会被泰国美景和身材超辣的人妖吸引。这么好看的片子不用任何炒作、水军,只靠口碑就能有好票房!”观众晒出观影感受,在狂笑之外,也说出了“泰囧”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别具一格的泰国美景异域风情,让观众在欢乐之余也觉得很美很新鲜。日前“泰囧”发出《泰国风情轶事录》制作特辑,曝光拍摄时遇到的风土人情、人妖轶事,美景美人齐集,欢笑悦目齐备。
下一页更多精彩图片
这个贺岁档,冯小刚的票房神话被打破了,演员徐峥首执导筒,用一部投资不过3000万的电影,在13天内换来了7亿票房,12月22日,全国单日票房达到了1.6亿,这些数字的产生都离不开这部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看这部片?为什么排两个小时的队也要看?为什么我们不去选择那三部咖更大的贺岁大片?[电影网]从观影热潮、原因分析等多方面详解“泰囧”火爆之旅。
一票难求形成观影热潮
“你还没看‘泰囧’?那么逗的片子赶紧去看!”这句话是真实发生过的,想必很多人都听到过,身边的朋友都看了,而且都说自己笑得前仰后合,于是口口相传,也就出现了“泰囧”一票难求的画面。
12月22日注定要载入电影史册,全国票房单日达到了1.6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繁华地带的影院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甚至有的影院需要排队两小时,只为能够买到黄金场次的好位置,但拿到手的却只是第一排的座位。提前订票、早起买票等行为似乎只在2010年1月份《阿凡达》上映时发生过,当年年末的《让子弹飞》虽然也火爆,但票房上已经输给了“泰囧”。
不像平日里情侣或朋友相约看电影,在刚过去的那个周末,影院里出现了一家老小都来看“泰囧”的现象。微博上有人爆料,北京一家票房收入一直不错的影院,由于“泰囧”火爆,导致爆米花缺货。
3000万投资13天劲收7亿票房
严格意义上讲,“泰囧”并不算是一匹黑马。公映前的媒体场看片就出现过影院过道里都站满了人的情况,在被所有人都看好的情况下,它吹响了票房吸金战,一路高歌猛进,用13天时间卷走了7亿的票房,华语电影的上一个7亿便是今年暑期档的《画皮2》,但那可是一部3D电影,票价比“泰囧”高出了很多。以下这些数据足以说明,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华语片能够与“泰囧”的票房实力相比。
首日票房3900万,三天过亿,首周5天3.1亿。次周在《十二生肖》、《血滴子》和《大上海》的夹击下,再收得3.67亿,累计将近7亿,值得一提的是,次周的周五、周六、周日,连续三天全国单日票房过亿,“泰囧”在这三天的票房成绩分别是4300万、6800万、6000万。第三周,周前期在圣诞节的带动,再掀票房高潮,24日当天顺利破7亿,25日周二半价日票房将再次爆棚。
全国15大票房城市排片量的变化也充分证明着这7亿票房的货真价实。12月12日开画当天排片量为34%,此后一路上涨,从15日到19日连续五天这个数字都高于50%。20日遇到《十二生肖》和《血滴子》联手入市,虽然一度降到33%,但一直保持在首位,25日排片回升到了39%。这半个月来,电影院的黄金场次恨不得都给了“泰囧”。
7亿票房:元芳,你怎么看?
看看贺岁档这几部电影的投资与票房比例就不难想象,那些投资动辄过亿的电影片方如今心里得多不是滋味啊!11月29日,《一九四二》与《王的盛宴》同期面市拉开今年贺岁档帷幕,一直到12月12日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都处于霸主地位,而《十二生肖》等片也被业内普遍看好,谁知这些都被“泰囧”终结了,为何大把的明星打不过三个片酬并不高的男星?为何观众就是那么喜欢看这三傻大闹泰国?套用一句话就是:元芳,你怎么看?元芳从以下三点为您浅析原因。
1、档期:大片空档 贺岁档独缺喜剧
贺岁档的容量究竟有多大?看看每年递增的票房和影院数量就知道了。11月中旬就有很多媒体都做了贺岁档预测报道,那时候大家点出的电影基本上就是《一九四二》、《王的盛宴》、《十二生肖》、《大上海》、《血滴子》以及《人再囧途之泰囧》,再算上搭上贺岁列车的“少年派”,总共7部片子。“少年派”引发的解读效应已经带来了不错的票房,其他5部电影的票房则都没有片方预料中好。
从类型上看,《一九四二》是冯小刚拍出的沉痛之作,取材于1942年的河南饥荒;《十二生肖》是成龙招牌似的电影,具有票房吸引力,但不够新奇;《王的盛宴》宣传期短,时隔太久公映,影片本身立意也较沉重;而《大上海》与《血滴子》对于观众的吸引力都不大,虽然都有明星撑场,但放在贺岁档特点不够突出,总而言之,当这些电影遇到“泰囧”时,只能自叹不是喜剧了。
而且12月12日正处于前后两个大片集中上映之间的空档,前面的“少年派”、《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都已上映至少两周,后面距离三部大片扎堆公映还有一周时间可以积累口碑,于是,“泰囧”作为贺岁档最需要的喜剧上映了。
12月18日时,[电影网]曾经采访过北京UME国际影城华星店的值班经理徐梦,她表示“泰囧”当前的走势非常好,而且影院一直在加大排片力度,即使《十二生肖》等片上映后,也不会对其票房产生本质影响,届时会根据上座率来安排场次。果然,“泰囧”的火爆一直持续了下来,也不知令多少影院经理暗自偷笑。
2、类型:标准爆米花电影 口碑好但并非神作
“泰囧”片长105分钟,在观影体验上属于刚刚好。情节上,铺垫方面有夫妻吵架、老同学反目,这也是本片的两条主线,后者引起了三位男主演在泰国的一系列“囧事”,前者则属于隐藏线索,为爆笑电影添加泪点,使影片更加贴近类型片。
徐峥与王宝强这两位男主角形象反差够大,一个是为事业要牺牲家庭的精英男,一个是憨厚朴实的小贩,反一号黄渤则完全符合一个不算太坏的奸险小人样子,脸谱化的刻画虽然缺乏新意,但三足鼎立的架构足够稳当。
剧情上,其实想必很多观众在开始半个小时内就已经猜到了结尾,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么多的笑点已经够了,何况还有泰国的美景作伴,标准大团圆结局已经很圆满了,结尾处还有范冰冰的友情客串,令傻小子王宝强美梦成真,为女神推油,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所以,“泰囧”虽然不像《让子弹飞》那样能够让观众惊呼出“看傻了”般神奇,但作为一部标准的爆米花电影,绝对物美价廉,比那些喊着自己是“史上之最”的烂片要强上百倍。
3、观众:没有冯小刚 但依然需要喜剧
冯小刚的喜剧早已成为贺岁档的金字招牌,观众也习惯了年末时在影院里看着小刚炮的作品哈哈大笑,只是今年冯氏喜剧缺席,那么,辛苦工作了一年的观众到哪里去用笑声发泄呢?此时,想要让烂片导演都没饭吃的徐峥带着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泰囧”走到了观众面前,以很亲民的姿态奉上了这样一道老少皆宜的家常菜。
能够在哈哈大笑中度过105分钟,这才是普通观众真正需要的,中国的观众已经看够了烂片,今年34部分账大片席卷了70多亿的票房,此前国产片只有一部《画皮2》卖过了7亿,但也未赢得口碑,好不容易有了一部“能看”,而且“又很搞笑”的电影,干嘛不传播呢?
乐视影业总裁张昭对于“泰囧”火爆的现象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如今所谓的“大片”已经失去了市场,“大”并不等于高票房,观众的喜好才是根本。《画皮2》的制片人庞洪则表示,作为电影的制片人,除了要对投资方负责外,还必须要对观众负责,观众对于看电影是有要求的。很多影院经理也认为,这部戏就是抓住了普通观众的笑点,相比于港产喜剧,“泰囧”更符合内地观众的路子。
7亿之后,怎么办?
“泰囧”的火爆令人在吃惊之余也令人感慨徐峥首次做导演就能一鸣惊人,今后的发展谁能预料,但他也并不是没拍过烂片。今年夏天徐峥监制并主演的电影《搞定岳父大人》上映前夕,他曾经接受过[电影网]的专访,坦诚自己拍过烂片,“但我尽量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想尽我最大的努力拍完电影,而不被骂成烂片”,于是徐峥在“泰囧”中做到了监制、导演、编剧、主演四位一体,那时他对这部戏的评价是“所有细节全部是按照我的意思来的,是我特别想呈现的喜剧,不光是不恶搞、不山寨,影片自身的主题得具有一定级别的内涵”。
徐峥的话至少可以说明,当一个人想要极力去避免拍烂片时,他的努力是可以被观众看到的。几年前我们还在说,导演拍什么观众就看什么,但现在观众已经逐渐成了市场的主导,这样说并非否定很多导演对于艺术片的追求,今年确实也涌现出了不少票房一般但质量上乘的佳作,只是凭借一些雕虫小技、拼凑明星想要赚取高票房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与其想着怎样制造主演不合等新闻来搏噱头,还不如把精力、金钱都花在创作上,为观众拍出好看的电影。
“泰囧”的吸金之旅还未停止,12月底的这个周末和元旦假期还将掀起一阵观影高峰,不少业内人士已经预言这将是第一部票房超过10亿的华语片,只是在高票房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