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击 (1960)

  • 法国
  • |
  • 犯罪  剧情  经典
  • |
  • 1小时39分钟
5.9
力荐
0看过
0想看
片名在法语中是“奋力抗议”的意思,指主人公对社会不公的抗议。他经历的少年痛苦乃非常典型的人生历程,没有丝毫矫饰和夸大,因此能引起广泛共鸣。本片最早的构思是一部20分钟的短片,后被特吕弗从四部短片方案中选择处理成完整的故事片。当年一经问世,立即成为新浪潮电影流派的开山之作,亦得到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的殊荣,是艺术电影史上一座丰碑。    关于电影    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或者就算是看了之后,一定会有很多的人不明白这部呈述一个少年生活琐事的电影为何取名为《四百击》。然而,只要略懂法语或查查法汉词典,就会明白“四百击”原来是法语中一个固定的短语,其意思就是把不听话的孩子打上400下,以便他能变成好孩子。这与中国的“黄荆棍下出好人”基本上一模一样。这部电影的片名有时也被译为“胡作非为”,如果说“四百击”就是挨揍本身,那么,“胡作非为”就是挨揍的原因了。    在这部以特吕福自身童年经历为底色的电影中,小主人安东尼·达尼万不好好听课,在课堂上传阅美女图片,在墙上涂抹咒骂老师的坏话……总之,他不讨人喜欢,这使得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只会说谎,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他偷了他父亲单位的打字机,没有卖掉,反而被抓获,于是被送到少管所。根据社会学家的调查分析,因为缺乏关心和爱,小孩子常常借助这些所谓的“胡作非为”来释放内在的天真,来表达无声的反抗,然而等待他却也常常不是关心和爱的出现,而是“黄荆棍”的“四百击”,是布满铁丝网的少管所。《四百击》正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控诉。    《四百击》是二十世纪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其叙事手法简单、直接,有一种穿透心扉的力量。这种简洁、朴实的电影手法在“新浪潮”初期甚至是一种必需的标记。这既是因为二战之后各国有良知有追求的电影人都对电影制造幻觉带来的邪恶在不断地反思,也与当时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甚嚣尘上有关,而且,新浪潮的那一代导演大都是影迷出身,在手执导筒之前,这些人都曾在法国电影资料馆猛磕先前电影史上的各种好影片,并撰写精彩影评呈现自己的电影主张。毫无疑问,这些导演既受到二、三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技术的深刻影响,也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思想的深刻影响。他们以反抗法国“优质电影”为名,发展出自己的电影观念,并在自己的电影实践中发展出新的电影风格,从而开创了一个时代的新风尚。《四百击》作为揭竿起义之作,毫无疑问排在这一“浪潮”的浪尖之上。    关于导演    特吕福原本是一个流落街头、风餐露宿的孤儿,也曾因为偷窃而被关进了少年犯的监狱。幸运的是,一个名叫安德烈·巴赞的人把他从那里领了出来,并抚养他长大成人。这个安德烈·巴赞,在电影史上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他,也许就没有后来“新浪潮”。是巴赞,这个思想敏锐见解独到并且心怀悲悯的人,把特吕福培育成了一名电影迷,尔后,成为世界级导演。在巴赞的提携帮助之下,特吕福一直为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撰稿,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影评人。安德烈·巴赞英年早逝后,到了1958年,特吕福在妻子娘家的慷慨赞助之下,终于完成了这部具有极强自传性质的“处男作”,从而一炮走红。这部电影也是他后来一系列以安东尼·达诺这个角色为剧情中心的开端之作。从1959年到1979年,特吕福拍摄了五部这样的电影,在影片中,安东尼·达诺不断成长、恋爱、结婚、发生婚外情、离婚,然后衰老。从这些电影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堪称“新浪潮”之“脸面”的尚皮耶·李奥的成长,也可以从这个角色身上看到特吕福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生活的所思所感。特吕福后来拍过很多电影,从形式上看更趋近于商业电影,这也导致了同为“电影手册”影评人和“新浪潮”大导演的戈达尔对他的激烈抨击,他们原本深厚的友谊彻底碎裂。然而,现在看来,戈达尔那些关于下层阶级反抗的电影的观众肯定不可能是下层阶级,反倒是特吕福的电影的温情和感伤更能投合下层阶级的心理。因此,特吕福的电影受到普遍的推崇和喜爱。在港台地区,特吕福也被译为楚浮,似乎更符合他的名字的法语发音。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