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纯葆,男,原名韦顺宝,1926年生于江苏镇江,国家一级剪辑师。11岁时父亲去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随家人从镇江逃难到上海当学徒。1939年跟随姐夫陈翼青进入新华影业公司,师从许明、陈祥兴等人任剪辑助理。1946年进入上海实验电影工场,在费穆的指导下,先后剪辑了《小城之春》和中国第一部彩色片《生死恨》,同时在国泰影业公司兼职剪辑工作,参与剪辑了《莫负少年头》、《忆江南》、《无名氏》、《美人关》等二十多部影片。1949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翻译片组剪辑了《团的儿子》、《列宁在1918》、《乡村女教师》等译制片,1953年调到故事片组,先后剪辑了《山间铃响马帮来》、《为了和平》、《雾海夜航》、《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等影片。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技术科副科长。1971年任基建组组长,筹建洗印车间。1977年任技术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之后又担任了《泉水叮咚》、《青春万岁》、《非常大总统》、《老人与狗》、《老店》、《启明星》等影片的剪辑师。1980年和傅正义等人一起创立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任副会长,同时兼任电影电视剪辑委员会副主任,剪辑电视片三百多集。1987年退休。
韦纯葆,男,原名韦顺宝,1926年生于江苏镇江,国家一级剪辑师。11岁时父亲去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随家人从镇江逃难到上海当学徒。1939年跟随姐夫陈翼青进入新华影业公司,师从许明、陈祥兴等人任剪辑助理。1946年进入上海实验电影工场,在费穆的指导下,先后剪辑了《小城之春》和中国第一部彩色片《生死恨》,同时在国泰影业公司兼职剪辑工作,参与剪辑了《莫负少年头》、《忆江南》、《无名氏》、《美人关》等二十多部影片。1949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翻译片组剪辑了《团的儿子》、《列宁在1918》、《乡村女教师》等译制片,1953年调到故事片组,先后剪辑了《山间铃响马帮来》、《为了和平》、《雾海夜航》、《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等影片。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技术科副科长。1971年任基建组组长,筹建洗印车间。1977年任技术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之后又担任了《泉水叮咚》、《青春万岁》、《非常大总统》、《老人与狗》、《老店》、《启明星》等影片的剪辑师。1980年和傅正义等人一起创立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任副会长,同时兼任电影电视剪辑委员会副主任,剪辑电视片三百多集。1987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