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的战争》:聪明的选择被失败的表达绊了脚
与同名电视剧相比,电影版《马文的战争》弱化了故事情节,而着力于表现人的现实处境和内心状态,导演常征曾经表示他希望通过影片中主人公的纠结的关系,以及无奈的处境,来表现“人的处境”这一核心命题。因为诉求的不同,造成了电影和电视剧风格的分野。
我没有看过电视剧版的《马文的战争》,据说是一部又闹又乐的剧,里面有纠缠不完的家长里短,是一部非常有看头电视剧。然而无论是从电影本身的特性考虑,还是出于要和电视剧版刻意有所区别,电影版《马文的战争》显然是不能按照电视剧的路子继续走下去,否则电影版很有可能就沦为电视版的一个精华剪辑版,那就是非常大的失败了,导演常征显然非常明白这一点,对于电影版,他明显弱化了故事冲突,也放慢了情节的推进的速度,将影片的重心放在了对人物的内心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细致刻画,展现在这段完全异化了的男女情感纠葛当中,人物内心的焦灼与纠结,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荒诞性。
导演的这一意图也影响到了电影的整体影像风格,全片的场面调度和画面构图,呈现出了一种非常规的,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结构方式。大量的中近景让画面充满了压迫感,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场景,人物一定是出现在门框、窗框、镜框,甚至是形形色色的栏杆中间,让观众非常明显能感受到片中人物所遭遇的困境,体会到他们内心的焦灼。
导演对于影片基调和表现主题的选择显然没有问题,而且是精准的。但是在具体的呈现方式上以及最后所取得的效果上,却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弱化情节,并不代表着放弃情节和叙事,表现思考的深度,也不见得一定是要板着脸扮苦大仇深状,喜剧的形式未见得就不能传达给观众你所要的思考,就算你不喜欢闹腾的喜剧,那还有一种幽默叫做黑色幽默,而它是更加有力量的展示思考力的方式。再来看这部电影的故事,其所包含的荒诞和人性的悲哀,假如通过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但不会影响影片主题的表达,同时还可以改变电影目前所呈现出来的过于沉闷的调子,为影片整体加分不少,而电影现在的状态就是,导演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却因为没有找到最佳的表达方式有所扣分。
【电影网】www.1905.com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